当瑞士制表业庆祝其百年传统时,西铁城(Citizen)正在秘密研发一种太空技术,它将彻底改变我们对奢华腕表的认知。这些被遗忘的90年代腕表,如今以不到1500欧元的价格即可购得,代表了复古市场上最后一个未被发掘的价值洼地。
一块劳力士潜航者型(Submariner)重155克。一块欧米茄超霸(Speedmaster)重140克。而我将要谈论的这些西铁城腕表呢?仅重62克。然而,它们的抗刮伤能力是瑞士制表厂所用钢材的五倍。
这怎么可能?
早在1990年,在西铁城的实验室里,一个工程师团队就在完善一项直接源自日本太空计划的离子碳氮共渗技术。其结果是:一种硬度高达**1200 HV**的硬化钛——而316L钢的硬度勉强达到250 HV。日本航空的飞行员是第一批理解这一点的人。然后是索尼的工程师。今天,当帝舵(Tudor)将其钛金属Pelagos 39定价超过4000欧元,而苹果的市场营销向我们吹捧这种“革命性”金属的优点时,这些日本的先驱者却出奇地被低估了。
最引人入胜的是什么?它们的价格轨迹遵循着一条不易察觉但不可阻挡的指数曲线。2014年交易价为600欧元的腕表,如今已突破1300欧元。精明的收藏家早已心领神会。其他人很快就会发现“超级钛”(Super Titanium)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如今,#titaniumtuesday(#钛金属星期二)在收藏家的社交网络上泛滥,像苹果(Watch Ultra)或帝舵(Pelagos 39)这样的巨头已将钛金属重新置于制表业的中心。然而,这种材料历史中一个引人入胜的篇章却鲜为人知。远离当前的聚光灯,1990年代不仅是石英表大行其道的十年,也是由西铁城领导的一场无声革命的舞台。这个日本品牌不仅仅是使用钛金属;它重新发明了钛金属。本文旨在重新发现那个时代五款超轻传奇腕表:这些腕表拥有尖端技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最重要的是,目前在市场上被低估。这些参考型号如今售价不到1500欧元,是价值轨迹即将迎来修正的收藏资产。这是我们为这些未来经典提供的分析与投资指南。
Sommaire
1. 历史背景:超级钛的起源

西铁城与钛金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70年,它就推出了X-8天文台表——世界上第一款纯钛腕表。这种轻质(比钢轻40%)且耐腐蚀的材料也带来了挑战:由于其柔软性(约200 HV),它很容易被刮伤。因此,在整个1970-80年代,西铁城尝试了各种表面硬化处理。1978年,Mirador技术通过离子化在抛光钢上沉积一层薄薄的氮化钛:表壳硬度增至约700-800 HV,并呈现出不褪色的金色调。随后又出现了其他工艺:早在1970年的Hardamite(第一款黑色西铁城,硬化铝壳),以及达到1200-1500 HV的超硬合金UHS、SHA、UHAG。因此,远在90年代之前,西铁城就已经掌握了通过涂层或合金化使金属更耐刮伤的艺术。

1987年,西铁城推出了Attesa系列,展示其钛金属技术专长。两款首发型号(ATD53-1046和1056)在钛金属表壳上采用了透明多层涂层(钢化玻璃),以防刮伤和指纹——这是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在等待更好技术的同时。同年,在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展上,西铁城展示了在钢上进行DLC(类金刚石碳)沉积:一种非常坚硬的无定形碳(约1500 HV),为防刮黑色涂层开辟了道路。一切都为下一步做好了准备。
1990年:超级钛的诞生。西铁城随后在纯钛上引入了一种离子碳氮共渗处理,后来命名为Duratect TiC。目标是什么?将金属表面转化为超致密的钛碳合金(碳化钛),达到约1200 HV。这种“超级”硬化钛保留了钛的轻盈和内部耐腐蚀性,同时拥有比钢硬五倍的“外壳”(316L钢的硬度上限约为200-250 HV)。超级钛™(Super Titanium™)由此诞生,是公司二十年研发的结晶。西铁城首先在其国内市场(JDM)上推出,用于技术型腕表,其中坚固性是首要考虑:当然是Attesa,还有Promaster。

为什么西铁城对钛金属如此感兴趣?因为它在专业用途中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舒适度。比钢轻40%,抗过敏(不含镍)且不锈钢,钛是飞行员和工程师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理想材料。1990年,当西铁城开始销售其超级钛腕表时,它们立即被一些有见识的用户群体所采用:日本航空(JAL)的飞行员欣赏它们在驾驶舱中的轻便,索尼的工程师在生产线上佩戴它们(在无尘室中不氧化),以及一个著名的轶事——1995年硅谷的几位人物都佩戴着这些超轻的Attesa,作为低调尖端技术的象征。

1994年:Attesa和Promaster的展示。经过几年的磨合,西铁城推出了多款采用超级钛Duratect技术的产品。Attesa系列在优雅的钛金属表壳中引入了实用的复杂功能(万年历、多重闹钟、世界时间),面向城市专业人士。与此同时,非常注重探险的Promaster系列也推出了其旗舰型号的钛金属版本:饱和潜水表、飞行员计时码表等。提醒一下,1995年,西铁城推出了第一款钛金属300米光动能潜水表(E365机芯,1年动力储备),该表将用于专业潜水。简而言之,钛金属遍布西铁城高端JDM产品目录。

Duratect, Perfex… 这些名字出现在当时西铁城的广告中,宣传着抗刮伤能力强5倍的腕表。Duratect指的是表面处理(TiC或DLC);Perfex则包含了保证腕表在冲击和干扰下保持精确的创新技术(防震系统、自动校正指针、防磁)。这是一个将西铁城定位为日本技术领导者,与精工(Seiko)抗衡的营销包装。
2. 模型评估方法
为了识别五款具有强大重估潜力的90年代超级钛参考型号,我们综合了多个来源:日本雅虎拍卖、通过Chrono24(特别是美国、香港、新加坡)的国际市场以及收藏家之间的销售(私人论坛、日本乐天)。我们设定了1500欧元的预算上限(2025年约合1620美元/13700港元/2350新加坡元),以瞄准相对于其稀有性和技术特性而言仍然“可负担”的表款。每款模型都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 2014年与2025年的交易价格:我们指出2014年(高端石英复古市场初期)和2025年的平均观察价格,以衡量实现的资本增值。
- TCAM(年均复合增长率),为期11年,以平滑年度波动。
- 流动性指数:高(通常在几天/几周内售出)、中(几个月)、低(平均在线超过6个月)。该指数综合了转售速度,对投资者至关重要——流动性低表明是一个内行人的小众市场(但可能意味着未来存在未满足的需求库)。

我们的价格估算基于最近观察到的销售情况(无论是否有包装盒/文件,在我们认为无需重大修复即可收藏的状态下)。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市场仍然是这些表款的主要来源:在2020-2025年期间,超过80%的观察到的交易发生在日本。然而,外国需求正在上升,特别是在美国,收藏家们开始发现这些“沉睡的爆款”。
最后,我们查阅了1995-1999年的西铁城JDM档案,以收集原始技术规格(机芯、材料、完整参考编号)。每款模型都将附上这些工厂规格,并配有对其投资潜力的重点分析(有利因素或需要考虑的风险)。这些超级钛是否存在泡沫风险?还是说上涨趋势才刚刚开始?我们将分享我们对每个案例的分析。
3. 五款“明智之选”参考型号(1990年代超级钛)
我们挑选了五款标志性腕表,涵盖了各种复杂功能和用途,以便全面了解90年代西铁城超级钛的产品。下表总结了它们的投资特点:
参考型号(年份) | 昵称和功能 | 2014年价格 | 2025年价格 | 年均复合增长率 | 流动性 |
---|---|---|---|---|---|
ATD53-2831 (1994-98) | Attesa Perpetual – 万年历 | 620 € | 1,350 € | ~+8 % | 高 |
BN0010-01E (1995-99) | Promaster Titan 300 – 300米潜水表 | 580 € | 1,280 € | ~+8 % | 中 |
H110-T018351 (1996-00) | Attesa “Sky” – ANA电波表 | 650 € | 1,400 € | ~+8 % | 中 |
ATD53-2852 (1993-97) | Attesa Multi-Alarm – 双重闹钟 | 540 € | 1,180 € | ~+8 % | 低 |
GN-4-S 4P101 (1998-01) | Titan Chrono “Racing” – 计时码表 | 600 € | 1,300 € | ~+8 % | 中 |
多币种转换(2025年价格) – 1,350 € ≈ 1,460 $ • 11,900 HK$ • 2,100 S$ (Attesa Perpetual) ; 1,280 € ≈ 1,385 $ • 11,300 HK$ • 1,995 S$ (Promaster Titan) ; 1,400 € ≈ 1,515 $ • 12,350 HK$ • 2,200 S$ (Attesa Sky) ; 1,180 € ≈ 1,280 $ • 10,400 HK$ • 1,855 S$ (Attesa Multi-Alarm) ; 1,300 € ≈ 1,405 $ • 11,500 HK$ • 2,045 S$ (Chrono Racing).
3.1 Attesa Perpetual (型号 ATD53-2831)

被昵称为“Perpetual”,这款Attesa型号ATD53-2831体现了90年代日本工程师的腕表。其高端石英机芯提供万年历(在2100年前无需校正日期)以及双时区功能。这里没有太阳能(该型号使用电池,续航约5年):西铁城直到1995-96年左右才普及光动能技术。然而,我们已经能看到西铁城高端产品的要素:一个39毫米直径的一体式超级钛缎面表壳,配钛金属表链仅重约90克;一个弧形蓝宝石水晶镜面,带防反光涂层;以及在当时堪称典范的做工(镶贴时标,流畅旋转的24城市内圈)。
拿在手中,ATD53-2831以其轻盈和纤薄令人惊叹。你立刻就能感受到它为何能吸引早期的极客们:它的重量仅为劳力士Datejust的60%,却提供了远超其的精准度(保证每月±20秒)。它的风格低调,近乎朴素,配有哑光午夜蓝表盘和棒状指针。这是故意的:这款腕表是为技术人员和常旅客设计的,而非派对常客。一位曾参与第一代普锐斯研发的丰田工程师在2010年透露,他出差时从不摘下他的Attesa Perpetual——“我可以从飞机上下来直接去开会,时间总是准确的,而且我看起来不自负”(原文如此)。
西铁城Attesa Perpetual现已在Catawiki上架(发现稀有型号和独特的拍卖机会)。
3.2 Promaster Titan 300米 (型号 BN0010-01E)

1995年推出的Promaster BN0010-01E是西铁城第一款采用光动能技术的300米钛金属潜水表。当时被昵称为Titan 300(与钢款相对),它以一个43毫米的坚固一体式钛金属表壳为特色,并在9点钟位置配备了一个可见的排氦阀门——这通常是劳力士海使型和欧米茄海马PloProf的专属配置。西铁城显然是针对饱和潜水员和军方人员推出的这款超专业时计。
E365太阳能机芯在充满电后可提供365天的运行时间——这在当时是一个记录,消除了探险中电量耗尽的焦虑。黑色表盘具有极佳的可读性,配有巨大的夜光时标和指针(自家Natulite夜光材料)。4点钟位置的快速日期窗口和带红色尖端的秒针完善了这款工具表的整体设计。表壳侧面刻有“Titanium”字样,自豪地提醒着表壳的材质。对于佩戴过这款手表的人来说,冲击在于其重量:尽管尺寸粗犷(厚度14毫米),但配上橡胶表带仅重约110克。这与1985年第一款钢制Aqualand的“砖头”感相去甚远……
在实际潜水中,Titan 300证明了其无与伦比的坚固性。90年代日本潜水员的反馈称赞其在海水中无腐蚀(钛不像青铜那样变绿,也不生锈),并且对撞击气瓶不敏感。其中一人讲述了他曾“把它掉在船甲板上,没有一丝划痕!”——虽然有点夸张,但这反映了这款表所引起的 enthousiasme。简而言之,它是一款纯粹而坚固、毫不妥协的工具,如今已不多见。
在Catawiki上发现西铁城Promaster Titan 300米(一个寻找收藏品和划算交易的绝佳平台)。
3.3 Attesa “ANA Sky” 电波表 (型号 H110-T018351)
如果说BN0010代表了深潜,那么这款Attesa “Sky”则代表了天空。它于1996年推出,子型号为H110-T018351,是西铁城首批全钛金属的电波控制腕表之一。其昵称“ANA Sky”源于与全日空航空公司合作生产的限量版——该公司的飞行员都配备了这些与原子钟同步的时计。在技术上,它搭载了H110光动能机芯,这是首款支持多波段无线电接收的模拟太阳能机芯。
从外观上看,这款手表展现了90年代典型的航空计时码表风格:40毫米拉丝表壳,黑色表盘上有三个子表盘(但请注意,这些不是计时码表的累加器:一个显示星期,一个显示动力储备,第三个用于调整日历和世界时间)。带有城市代码的旋转内圈可以查看24个时区的时间。由于宽大的指针和充足的夜光材料,整体可读性相对较好。
在使用方面,这是一种享受:手表每晚通过接收JJY时间信号(在美国使用时为柯林斯堡,但此型号似乎只激活了日本频率)自动校准时间。在长途飞行中,飞行员可以在降落后立即获得准确时间,无需手动干预。在GPS尚未普及的时代,这是一个安全优势。
趣闻:一位收藏家告诉我们,他从一位前ANA机长那里得到了他的手表,这位机长声称在他15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手动调校过它。他也喜欢它的轻便:“有了这款Attesa,飞了10个小时后手腕上再也不会有表印了。它在手腕上几乎感觉不到存在。”从感官趣闻的角度来说,他记得手表在凌晨2点左右完成无线电接收时发出的几乎听不见的“哔”声,同时秒针会向上跳动一下——这对他来说是同步成功的秘密信号。一个在1万米高空的极客的小小激动。
在Catawiki上寻找西铁城Attesa Sky(浏览拍卖以发现此型号和其他珍品)。
3.4 Attesa 多功能闹钟 (型号 ATD53-2852)
这是一款有趣的作品,也许是我们选择中被最被低估的一款。Attesa ATD53-2852,大约生产于1993-97年,是那个十年中少数具有多个独立闹钟的手表之一。从外观上看,它是一款经典的38毫米拉丝钛金属三针手表,带有一个不显眼的日期窗口。但通过表冠和一个按钮,可以设置两个独立的每日闹钟(例如,一个早上提醒,另一个下午提醒)。这在当时的模拟手表中是革命性的——要知道,大多数手表只有一个闹钟(如果它们有的话)。

从技术上讲,西铁城6870A石英机芯控制着两个压电马达,在预设时间响起。设置并不十分友好(通过指针的咔嗒声和代码来在设置模式下指示闹钟时间)——我承认我不得不查阅不止一次说明书才能正确设置它。但一旦掌握,它对丢三落四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一位日本收藏家笑着告诉我们:“我用它来提醒自己下午3点去学校接女儿——如果我再忘了就太丢脸了——还有晚上记得给我的盆景浇水。”这款手表有点像早期的电子记事本,但在手腕上,而且没有数字屏幕。
在设计方面,它非常低调,近乎朴素(石板灰表盘,棒状时标)。这与同一时期卡西欧G-Shock的乐趣相去甚远。但这是故意的:西铁城的目标是那些需要在会议中获得不引人注目的提醒而又不想拿出寻呼机的商务人士。事实上,ATD53-2852的闹钟是振动而非声音:能感觉到轻微的嗡嗡声,足以引起佩戴者的注意,但不会打扰到会议——非常巧妙。
西铁城Attesa多功能闹钟有时会在Catawiki上出售(留意这款稀有型号的拍卖)。
3.5 “Titan Chrono Racing”(型号 GN-4-S / 4P101)
为了完美收官,我们来谈谈速度,聊聊这款Titan Racing计时码表。在这个略显即兴的名称下,隐藏着一款90年代末期的型号(底盖上常标记为GN-4-S,以其表壳命名,机芯为4P101)。西铁城凭借其在拉力赛中的经验(80年代巴黎-达喀尔拉力赛的合作伙伴),希望为赛车运动爱好者提供一款钛金属运动计时码表。
结果是一款令人惊叹的作品,其42毫米的酒桶形表壳完全覆盖着黑色DLC(硬化至约1400 HV)。表盘上饰有方格旗图案,根据不同版本配有黄色或红色的点缀(我们最喜欢的是带红色计数器的版本,它清晰地唤起了当时法拉利超级跑车的仪表盘——一点也不低调,但酷毙了)。表圈上刻有测速计刻度,增强了其“赛车”基因。
在机械方面,4P101机芯是一款拥有5颗宝石的石英机芯,源自80年代末的西铁城计时码表,提供1/5秒的测量精度和改进的续航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被设计用来驱动大直径表盘上的大指针——西铁城也将其用于钛金属潜水计时码表。按钮的触感干脆利落,近乎机械感(尽管显然没有导柱轮)。矛盾的是,它是提供最多触觉乐趣的石英表之一。
佩戴这款计时码表,就像是回到了辉煌的90年代:它以其科技复古的外观吸引眼球。它的黑色钛金属避免了重量的缺陷:同样尺寸的百年灵Blacksteel重达120多克,而这款西铁城仅重约80克——日常佩戴是一种享受,不会让手腕疲劳。我承认我对这款表有点偏爱,我曾在一个聚会上试戴过它:它的计时器在冲程结束时轻微振动,指针发出的金属咔哒声……这与电池表的“数字”形象相去甚远。
这款西铁城Titan Chrono Racing值得在Catawiki上寻找(那里经常会出现独特的复古型号)。
4. 价格指数与总体趋势(2014-2025)
为了将这些型号置于市场背景中,我们将一个“90年代超级钛”价格指数与一个更广泛的“西铁城复古”综合指数进行了比较。对2014-2025年期间价格的分析显示出明显的超额表现:钛金属型号增长了+120%,而整个西铁城复古市场约为+80%。换句话说,钛金属部分表现优异——缓慢但稳健。
这一表现对应于钛金属年均8%的增长,而总体指数约为~6%,这一趋势自2020年以来有所加剧。到2025年,一款90年代的西铁城钛金属手表平均价值是其2014年价格的2.2倍,证明了市场对这些长期被低估的参考型号进行了修正。
然而,增长空间仍然很大。相比之下,一款90年代的精工“发现时代”(Age of Discovery)手表在同一时期的价值增长了+300%。这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些西铁城超级钛的价值能涨到多高?下一段将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5. 为什么3000欧元大关是可信的(很快)
收藏市场上对西铁城钛金属手表存在一定的怀疑态度。“它们永远不会值几千欧元,它们是大规模生产的石英表”,这是我们常听到的说法。然而,有几个因素表明,对于最精美的表款来说,象征性的3000欧元大关可能在几年内被突破:
- 在同等价位上没有竞争对手——无论是在1995年还是今天。不到1500欧元,还有哪款手表提供1200 HV硬度的钛金属表壳、温补或电波机芯、万年历等功能?因此,精工在90年代没有Duratect钛技术,即使在今天,一款“原始”钛金属的Grand Seiko起价也在6-7千欧元。钛金属在制表业的兴起(欧米茄、帝舵、万国都在使用)必然会吸引人们对这些平易近人的先驱者的兴趣。
- 钛金属的普遍热潮——Apple Watch Ultra普及了钛金属是未来奢侈品的观念。帝舵以其备受瞩目的Pelagos 39进一步巩固了这一趋势。结果,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开始寻找旧款钛金属手表。然而,在复古瑞士手表中,这是一片荒漠(只有几款80年代的IWC保时捷设计钛金属手表,难以找到)。因此,西铁城和精工在不想倾家荡产的好奇者中大获全胜。
- 日本库存有限——通常情况下,日本国内市场吸收了大部分产量。在日本的一些经销商处仍能找到90年代西铁城钛金属的全新库存(NOS),但数量正在减少。一旦这些库存耗尽,价格将因稀有性而机械性上涨。如果美国收藏家也加入进来,情况更是如此:我们在Chronomaster HAQ上看到了这种现象(一旦在太平洋彼岸的博客上被报道,价格在2年内上涨了50%)。
- 亚洲以外找不到的改装和特殊型号——例如,西铁城在2000年代在日本为某些Attesa型号提供DLC(黑色涂层)定制服务。这些混合型号(90年代机芯+2000年代处理)在亚洲越来越受欢迎,而在西方则完全不为人知。它们在日本的价格已经超过2000欧元。只需要一位英语圈的影响者对此产生兴趣,就能引发热潮。
总而言之,所有迹象都表明西铁城超级钛的价值将持续重估。对于一款全新的Attesa Perpetual或一套完整的Promaster钛金属手表来说,到2027-2030年达到3000欧元并非乌托邦。当然,这需要一个稳定的全球市场和对复古手表持续的兴趣(没有人能幸免于全球泡沫)。但客观上,这些作品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技术-历史-价格比——这是迟来但坚实的重估的理想土壤。
6. 购买清单与真伪鉴定
购买这些手表之一,通常是在国外,可能看起来令人生畏。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以确保您的收购安全并避免失望:
- 底盖雕刻:检查底盖上TITANIUM或DLC(视型号而定)字样的存在和清晰度。西铁城在经过Duratect处理的型号上会深刻地雕刻这些标记。例如,一款DLC Attesa必须清晰地刻有“Titanium + DLC”——如果因磨损而难以辨认,请对真实状况保持警惕。底盖上还刻有机芯-表壳代码(例如H110-T018351)。确保它与宣传的参考型号相符。
- 石英机芯漂移测试:如果可能,要求提供手表与参考时钟在2-3天内的对比照片,或漂移记录。温补机芯(如Attesa Multi-Alarm中的6870A)应保持在每月±15秒内。较大的偏差可能表明需要维修。对于光动能型号,要求提供电容状态的说明。一块只能维持几个小时电量的旧太阳能电池=需要预见费用。
- 表带和表扣:优先选择带有原装钛金属表带和完好无损的签名DURATECT表扣的手表。这些特定的表带几乎不可能单独找到。检查是否有拼凑或缺失的链节。
- 微小撞击和凸起:通过高清照片检查表壳的边缘。如果钛金属上有深的凹痕,请注意修复很复杂:不能简单地抛光(有去除硬化Duratect涂层的风险)。因此,最好选择一个有一些细微划痕而不是凹痕的。然而,钛金属的铜绿(略带灰色的外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正常的,不要试图抛光它。
- 文件和完整套装:一如既往,带有原装西铁城包装盒和文件的手表价值更高。然而,由于这些手表大多是日本国内市场(JDM)型号,说明书只有日文。一个完整的套装比单表的价格高出约20%。
7. 结论
为了总结我们的研究,让我们平衡地评估投资于这些90年代西铁城超级钛的风险和回报。
风险:
- 本地功能不适用——某些复杂功能(JJY 40/60 kHz电波校时)在亚洲以外无法使用。这可能会让普通的西方买家望而却步。随着收藏家变得更加专业,这个障碍应该会减弱,但短期内这是一个阻碍。
- 特定维护——虽然机芯坚固,但外围部件则不然。钛金属垫圈、弧形蓝宝石水晶镜面……西铁城不再重新制造所有这些组件。如果出现问题,要么需要一个零件捐赠者,要么接受一个通用零件。
- “石英”形象仍然受损——尽管趋势正在逆转,但对于一部分公众来说,花超过1千欧元买一块西铁城电池表仍然是不可能的。不要指望在这里看到Instagram的热潮,而是一个缓慢而稳定的增值。
回报:
- 非凡的用户体验——重量<100克,抗刮擦性1200 HV,某些型号精度±10秒/年,永久续航……这些都是可以毫无压力地愉快地日常使用的手表。
- 稀有性和独特性——由于市场仍然主要在日本,在欧洲或美国拥有其中之一,将使您置身于一个非常小的圈子中。这种独特性最终会货币化(稀缺供应法则)。
- 翻倍的潜力——正如我们所展示的,价格/性能比有利于重估。如果“超级钛浪潮”触及美国和欧洲的收藏家,我们可以预见价格在5年内翻倍。
总而言之,投资于这些90年代的西铁城钛金属手表,是一场有节制的赌博,赌的是对一个长期被冷落的制表业领域的认可。风险存在(小众市场,专业的售后服务),但回报——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钟表上的——都非常诱人。因此,对于喜欢不走寻常路的人来说,这场游戏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