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精工王(King Seiko)复古男士腕表指南与2025年行情:价格飙升前必入的7款传奇表款

精工王(King Seiko),日本制表业的传奇名字,立刻让人联想到品质与精致。这个享有盛誉的系列于 1960 年代初推出,源于精工集团旗下两家子公司——第二精工舍(Daini)和诹访精工舍(Suwa)之间的友好竞争,双方都力求打造出日本最精准、最优雅的腕表。

面对诹访精工舍声名显赫、定位为日本奢华顶峰的 Grand Seiko,King Seiko 是第二精工舍的回应,提供了设计鲜明、机芯精密的的高端作品。这些腕表历史上仅限于日本国内市场销售,以卓越的制造品质著称,在价格和打磨上仅次于 Grand Seiko。

在经历了 1960-1970 年代的辉煌时期后,King Seiko 随着 1975 年的石英革命而消失。但令收藏家们惊讶的是,精工从 2020 年开始策划了一场真正的当代复兴,通过受昔日经典启发的现代表款,重现了这一宝贵遗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 King Seiko 腕表的起源和历史、其主要世代和技术创新,将其与 Grand Seiko 进行比较,然后为希望购入这些长期以来在日本境外鲜为人知的制表瑰宝的资深收藏家提供一份实用指南。

King Seiko 的起源:背景与复兴

1960 年初,精工决定在高端市场与瑞士制表业一较高下。为此,这家制表厂采取了一种独特的策略:让其两家子公司——诹访精工舍(Suwa Seikosha)第二精工舍(Daini Seikosha)——在竞争中共同发展,各自开发自己的尊贵腕表。

第二精工舍工厂

因此,第一款 Grand Seiko(由诹访精工舍生产)于 1960 年问世,紧接着在 1961 年推出了第一款 King Seiko(由第二精工舍生产)。King Seiko 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自己作为一个拥有鲜明风格的奢华腕表系列,定位仅次于 Grand Seiko。

King Seiko 与 Grand Seiko 都追求计时精度和对细节的关注,同时展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通常在设计上更大胆一些。这种内部竞争 стимулировала创新:第二精工舍和诹访精工舍轮流改进机芯、调校和设计,这使整个精工集团受益。例如,早在 1968 年,这两个分支机构就分别为其旗舰型号 GS 和 KS 推出了高频 Hi-Beat 机芯(36,000 次/小时),与顶级的瑞士天文台表竞争。

不幸的是,20 世纪 70 年代初石英技术的兴起敲响了机械 King Seiko 的丧钟。1975 年,精工同时停止了 King Seiko 和 Grand Seiko 的生产,转而专注于石英腕表(以 King Quartz、Grand Quartz 等名称)。直到 1988 年,Grand Seiko 的名字才再次出现在腕表上,而 King Seiko 的重生则等待了四十多年。2020 年,精工出人意料地在其 Prestige 系列中重新推出了 King Seiko。这些当代型号——例如 2021 年限量复刻的 “KSK” 1965——重现了标志性元素(棱角分明的镜面抛光表壳、简洁的表盘、历史悠久的 KS 标志),并融入了现代自动机芯。因此,在当前的等级体系中,King Seiko 再次成为精工的高端产品线(低于独立的 Grand Seiko 品牌),以其精致的传承吸引着爱好者。

King Seiko 的历史世代

现在让我们深入历史,探索 King Seiko 的主要世代,每一个都标志着技术和美学上的进步。从最初的手动上链 King Seiko 到 1970 年代奢华的 King Seiko Vanac,我们将详细介绍机芯、频率、设计、生产时期和关键创新。

第一款 King Seiko(型号 J14102,1961 年)– 图片来源:Catawiki

第一款 King Seiko (1961) – 手动上链先驱

第一款 King Seiko,型号 J14102,于 1961 年离开第二精工舍(Daini Seikosha)的工坊。它是对前一年推出的诹访精工舍(Suwa)Grand Seiko 的直接回应。从外观上看,这款原始的 King Seiko 展现出一种简洁而优雅的风格:约 35 毫米的钢制表壳,带有经典的圆润线条;银色表盘,配有精细的立体棒状时标和抛光的太子妃式指针。

“King Seiko” 标志骄傲地装饰在表盘上,象征着精工新的皇家血统。表壳内搭载的是 54A 手动上链机芯(25 钻),振频为 18,000 次/小时——这是一种传统的频率,提供约 45 小时的动力储存。这款无复杂功能(早期型号没有日期或中央秒针)的机芯以其坚固性和当时的精准度而闻名。一些稀有款式在表盘上带有一个小小的八角星符号,表示“特殊表盘”(SD),表明时标由 18K 纯金制成——这一尊贵细节后来成为六十年代其他高端精工腕表的标志。

King Seiko J14102 生产数量有限,直至 1963 年停产,如今已十分稀有且备受追捧。它代表了 KS 冒险的起点和这种理念的首次表达:与 Grand Seiko 并行,提供结合了高计时精度和精心设计的腕表,体现了日本制表技艺的精华。这款初代 King Seiko 以当时的高价发售(是标准精工腕表成本的数倍),证明了精工进军奢华机械表领域的大胆尝试。

King Seiko J14102 可在 Catawiki 上找到(探索稀有的复古珍品和激动人心的拍卖)

King Seiko 44KS (1964-1968) – “设计文法”时代

1964 年,第二精工舍推出了一个重要的新世代:King Seiko 44KS。其名称来源于其搭载的 44A 机芯,这是对先前机芯的改进。这款 44A 机芯仍然是手动上链,保持 18,000 次/小时的振频,但在某些型号上增加了日历功能(44-9990 无日期,而 44-2000 及后来的 44-8000 在 3 点钟位置集成了日期显示)。

1967 年的 King Seiko 44KS,展示了经典的表壳设计和小中央秒针 – 图片来源:Catawiki

这一世代最大的创新在于表壳设计。在设计师田中太郎的推动下,精工在此时期正式确立了其著名的“设计文法”:一种由平面和捕捉光线的锐利角度构成的美学语言。

因此,King Seiko 44KS 采用了带有多面切割表耳和锐利边缘的表壳,交替使用镜面抛光和拉丝处理——这是一种与 50 年代腕表的圆润感形成鲜明对比的、绝对现代的风格。这款约 36 毫米的表壳,其旋入式底盖上饰有金色的“KS”徽章,将成为 60 年代末 KS 和 GS 的标志。

44KS 的表盘配有宽阔的斜切时标和纤细的太子妃式指针,提供了极佳的易读性和简洁的美感。某些版本带有“Chronometer”字样,这是在日本获得天文台认证后添加的,但精工在 1966 年后迅速放弃了在表盘上使用此名称,以避免与瑞士标准混淆。

技术方面,手动 44A 机芯更显精密:它集成了停秒功能(hacking)——在当时很少见——允许在调校时停止秒针以实现精确的时间设置。在 4402-8000 型号上,日期是半瞬跳的。上链仍然是每日手动,因为精工此时尚未在 KS 系列中引入自动上链。King Seiko 44KS 生产至 1968 年,以其可靠性和精准度享有极佳声誉。它也标志着 KS 风格的确立,其清晰的几何形状对同时代的 Grand Seiko “62GS” 和 “44GS” 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 Catawiki 上寻找您的 King Seiko 44KS(日本制表设计的标志,常在拍卖会上出现)

King Seiko 45KS (1968-1970) – 手动高频

在诹访精工舍开发自动 Grand Seiko 的同时,第二精工舍于 1968 年推出了 King Seiko 45KS。这个新系列在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手动 45 (4500/4502) 机芯是 Hi-Beat 高频机芯,振频高达 36,000 次/小时,是早期 KS 频率的两倍。这种高频率——每秒 10 次振动——提供了更好的走时稳定性,使 45KS 成为当时最精准的腕表之一。无日期(4500-7000)和有日期(4502-7000)的型号还通过快速日期切换装置提供了更简便的调校。拥有 25 钻的 4502A 机芯具备停秒功能和午夜瞬跳日期——这是一项机械壮举,避免了等待日历缓慢滚动的麻烦。

在美学上,45KS 沿用了由 44KS 开创的棱角分明的“设计文法”风格表壳,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炼。36 毫米的钢制表壳,其抛光的多面通过更锐利的边缘得以凸显。

表盘通常为银色太阳放射纹或偶尔带有纹理(一些被称为“亚麻纹”的版本),展示着 KS Hi-Beat 标志和设计工厂的小符号:一个程式化的闪电(第二精工舍的标志)出现在 45KS 型号上。背面则有金色的 King Seiko 徽章。45KS 在 1968-69 年的首批样品上有时带有“Chronometer”字样,但从 1970 年起,精工放弃了对 King Seiko 的官方认证。在生产方面,45KS 系列相对短暂:大约持续到 1970 年,因为精工已经在准备推出高性能的自动机芯。

尽管如此,King Seiko 45KS 常被认为是手动系列的巅峰之作——凭借其高度成熟的 45 高频机芯(该机芯将作为最精准的 Grand Seiko V.F.A. 天文台表的基础)——并且因其可靠性和计时精度而成为收藏家们的珍品。

一枚 1971 年的 King Seiko 45KS Hi-Beat,配有罕见的纹理“亚麻”表盘 – 图片来源:Catawiki

在 Catawiki 上寻找 King Seiko 45KS Hi-Beat(备受收藏家追捧的手动 Hi-Beat 表款)

King Seiko 56KS (1968-1975) – 自动上链的到来

1968 年标志着一个转折点:精工首次为 King Seiko 系列配备了自动机芯。开创这个时代的是由诹访精工舍生产的 56KS 机芯(5600 系列)。选择诹访精工舍的专业知识(此前更多地与 Grand Seiko 相关联)说明了严格分工的结束:从此以后,两家工厂合作并共享 KS 和 GS 的进展。自动 5626 机芯(28,800 次/小时,25 钻,带辅助手动上链和停秒功能)因此从 1968 年起为新的 King Seiko 提供动力。该机芯集成了星期和日期显示,可通过表冠快速调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日期变更不再像 45KS 那样是瞬跳的,而是围绕午夜渐进变化,这是一种更简单的机制,但要求在关键时间窗口内(以免损坏棘轮)不要设置日期。

King Seiko 56KS 系列在 1975 年前推出了众多型号(5625-7000、5626-7040 等),提供了各种表壳变体——从经典的圆形到 70 年代典型的“酒桶形”。基本设计忠于 KS 精神:精美的太阳放射纹表盘,通常标有“KS Hi-Beat”(因为 28,800 次/小时的频率在精工被认为是高频,尽管低于之前手动 KS 的 36,000 次/小时),立体多面时标,以及由闪电(或根据组装工厂的不同,由诹访的漩涡)突显的 KS 标志。

表壳保留了一个金色徽章,现在在某些型号上甚至由14K纯金制成(这增加了价值,但也使其容易被盗或导致徽章脱落)。56KS 在 1970 年前提供有或没有天文台认证的版本。此后,精工将其简单地作为标准的“Hi-Beat”出售,除了一些特别版(参见 52KS)。尽管表现出色,56KS 却有一个收藏家熟知的弱点:快速切换日期星期的机制,其中包含尼龙部件,如果操作不当则易碎。因此,许多老式 56KS 的日历部分由于操作失误而部分损坏。然而,保养得当的 King Seiko 56KS 提供了可靠、精确且非常适合佩戴的老式自动表的魅力(相当扁平的约 37 毫米表壳),结合了 KS 世界的精华和诹访精工舍的进步。

在 Catawiki 上探索拍卖中的 King Seiko 56KS(首款自动 KS 表款,不容错过的良机)

King Seiko 52KS “Special” (1971-1975) – 终极天文台表

与诹访精工舍的 56KS 并行,第二精工舍分部并未停滞不前,而是开发了自己系列的高性能自动机芯——52KS 家族。从 1970-71 年开始引入,5245(日期)和 5246(星期/日期)机芯装备了最后一 代被称为 King Seiko “Special Chronometer” 的 King Seiko 腕表。这些生产至 1975 年的腕表代表了 KS 精准度的顶峰。52 系列机芯是振频为 28,800 次/小时的自动机芯,结构紧凑(直径 25.6 毫米),集成了停秒功能、双语(英语/日语汉字)星期显示(适用于 5246 型号)和手动调校功能。经过工厂更严格的调校,它们被非官方地认证为至少等同于当时最好的 GS 腕表(据说它们符合 Grand Seiko “Special” 的公差标准)。为了体现这一地位,早期样品的表盘上刻有 “Special” 或 “Officially Certified Chronometer” 字样。然而,很快精工就不得不为出口市场移除 “Chronometer” 字样(由于瑞士精密时计局的限制);后来的型号仅保留了 “Special” 星星标志和 KS 标志。

一个标志性的例子是 1971 年的 King Seiko Special 型号 5245-6000,其可识别的特征是它的一体式表壳(无独立底盖的一体式结构,需要先拆下表圈和表镜才能从正面接触机芯)。这种一体式表壳提高了防水性能(减少了进水点),但也意味着没有附加的圆形徽章:取而代之的是,底盖上刻有铭文(名称、型号、序列号)和一个小的凹陷 KS 标志。正面,银色表盘展示了精美的抛光时标和位于 6 点钟上方的“KS Special Hi-Beat”字样。这些 52KS 的产量相对有限:第二精工舍将其作为“尊贵系列”一直生产到最后,甚至推出了限量镀金版。如今,King Seiko Special 是最受追捧的表款之一,因为它们将 KS 的魅力与卓越的精准度和相对的稀有性相结合。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石英时代来临之际 King Seiko 的绝唱。

在 Catawiki 上探索稀有的 King Seiko 52KS Special(KS 精准度的巅峰之作,收藏家的精选之品)

King Seiko Vanac (1972-1975) – 70 年代的时髦大胆

1972 年,当时尚变得色彩斑斓、几何感十足时,精工在 King Seiko 系列中推出了一个独创的子系列:KS Vanac。在这个异国情调的名字(其确切来源仍然神秘,精工未给出官方解释)下,我们发现了采用绝对“时尚”和前卫风格的 King Seiko。

棱角分明的表壳,有时呈六边形;一体式金属表链,与表壳连成一体;像宝石一样切割的多面表镜;尤其是色彩鲜艳、带有大胆贴花的表盘——Vanac 系列是 1970 年代设计的真正浓缩。技术上,大多数 Vanac 搭载的是诹访精工舍的自动 5626 高频星期/日期机芯(因此我们又回到了 56KS,证明了其久经考验的可靠性)。然而,精工为某些 Vanac 配备了特殊功能,例如涂漆或黑色勾边的时标,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Vanac 面向日本市场,旨在吸引更年轻、更时尚的客户群体,与“经典”KS 更为朴素的形象形成对比。

然而,它们在质量方面仍然是真正的 King Seiko:钢制表壳,有时镀金,防水 70 米,做工精细。

生产至 1975 年的 Vanac 是该系列停产前推出的最后一款机械 King Seiko。它们鲜明的“七十年代”外观在当时可能令人不解,销量也相对有限。因此,如今它们相当稀有,尤其是在状况良好且所有原装部件(一体式表链、完好多面切割表镜——后者在破损时常被替换为标准表镜)齐全的情况下。值得注意的 Vanac 包括带有紫色、翠绿色或金色表盘的版本,通常饰有图案或彩虹色反光。

长期以来因其奢华而被纯粹主义者所不屑,King Seiko Vanac 近来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乘着时髦复古风潮——并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收藏品,融合了 King Seiko 的品质和 70 年代的复古未来主义设计。

大胆尝试 King Seiko Vanac,在 Catawiki 上寻找表款(独特的 70 年代风格,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拍卖)

King Seiko vs Grand Seiko:兄弟对决

自诞生以来,King Seiko 和 Grand Seiko 就经常被拿来比较,被视为精工系列顶端的“竞争姐妹”。一个的设计理念与另一个相比如何?有哪些显著的技术或美学差异?如今爱好者们如何看待它们?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比较。

约 1969 年的日本海报,展示了 Grand Seiko(上)与 King Seiko(下)的对决 – 图片来源:Plus9Time

设计理念: Grand Seiko (GS) 从一开始就被构想为精工技艺的终极展示——旨在与顶级瑞士天文台表竞争的腕表,在精准度、打磨和优雅方面毫不妥协,并以高价出售。而 King Seiko (KS) 则遵循了类似的质量方针,但带有一丝挑战者精神和大胆。人们常说 GS 体现了日本的传统和古典主义,而 KS 则允许在设计上进行更多实验,同时保持几乎相当的性能水平。在内部,诹访精工舍和第二精工舍通过 GS 和 KS 展开了健康的竞争,相互激励创新。例如,当诹访精工舍于 1968 年推出振频为 36,000 次/小时的自动 Grand Seiko 61GS 时,第二精工舍立即推出了振频为 36,000 次/小时的手动 King Seiko 45KS。同样,当 Grand Seiko 发布超精准的“V.F.A”(超精细调校)版本时,King Seiko 也生产了其经过严格调校的“Special”天文台系列。总而言之,KS 和 GS 都追求卓越,只是 KS 在品牌声望方面略逊一筹。

机芯与复杂功能: 技术上,King Seiko 通常(有时会延迟几个月)继承了与 Grand Seiko 相同的进步。在 60 年代,GS 使用了高精度的 3180 机芯,然后是 44GS(手动)和 62GS(自动)机芯。而 KS 则拥有相当的手动 44KS 和 45KS 机芯,以及自动 56KS 机芯,后者实际上是诹访精工舍自动 61GS 的近亲(两者共享 5600 机芯基础,但打磨和调校不同)。

主要区别在于工厂的打磨和调校程度:传统上,Grand Seiko 机芯在稍多方位/温度下进行调校,以达到更严格的走时公差。然而,一些 KS “Special” 机芯的调校同样精细(5245 Special 宣称的精度可与 GS 相媲美)。在复杂功能方面,KS 和 GS 都提供了基本功能(快速日期切换、部分型号带有星期/日期显示、停秒功能)。值得注意的是,GS 早在 1967 年就推出了一款超精准的 GS 45 “机械石英” 型号(4580 V.F.A. 机芯,日差 ±2 秒)——这是 KS 未能直接匹敌的一项壮举,后者仍停留在 ±5 至 10 秒/日的“经典”高精度领域。

打磨与美学: Grand Seiko 一直强调极其简洁、近乎朴素的美学,采用浅色表盘、清晰锐利的 Zaratsu 抛光时标,且装饰极少。King Seiko 在保持简洁的同时,有时会展现出更多独创性:更频繁地使用纹理表盘(“亚麻”图案等)、略有不同的时标或标志(例如,顶部带有闪电或星星的 KS 标志),以及在 Vanac 系列中,色彩和刻面的爆发。


在表壳方面,GS 和 KS 常常共享相同的设计语言(许多 60 年代后期的 KS 和 GS 从远处看很难区分,因为它们的棱角表壳非常相似)。GS 或许在细节上追求更精致一些(某些表壳的边角更圆润,或者例如 60 年代 GS 底盖上镶嵌的著名的纯金狮子标志,而 KS 则通常带有镀金的“KS”徽章)。总的来说,KS 的打磨,尤其是在 Special 或 Chronometer 版本上,几乎达到了 GS 的水平——精工在质量上毫不吝啬,以彰显 King Seiko 的名号。

感知价值与收藏: 当时在日本,Grand Seiko 享有略高的声望和更高的目录价格(因此发行量较小)。King Seiko 是“第二梯队”的尊贵系列,更易于获得,这反而使其在 60 年代国内市场上取得了稍大的商业成功。如今,对于国际收藏家来说,Grand Seiko 的名字更为人所熟知和推崇(尤其是自 2017 年 GS 成为独立品牌以来)。因此,古董 Grand Seiko 的价格通常远高于其 King Seiko 的同类产品,尤其是对于标志性型号(如 Grand Seiko “First” 1960、“62GS” 自动款、“45GS VFA” 等)。

然而,近年来古董 King Seiko 的价值不断攀升,因为爱好者们发现它们提供的计时质量和打磨几乎与 GS 相当,但长期以来价格更低。简而言之,精明的收藏家知道,购买 King Seiko 45KS 或 56KS 代表着与同一时期 Grand Seiko 相比极佳的性价比。就当前价值而言,保存完好的手动高频 King Seiko 通常交易价格在 500 至 800 欧元左右(而同等的 Grand Seiko 61GS 可能超过 1000 欧元)。然而,特殊或稀有的 KS 型号(First、Vanac、Special Chronometer)的价格呈上涨趋势,部分赶上了 GS。

总结这场兄弟对决,可以说 King Seiko 和 Grand Seiko 追求着相同的目标——日本制表业的卓越——只是走了平行的道路。Grand Seiko 在国际历史上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记,但 King Seiko 绝不仅仅是“小妹妹”:它是一个拥有自身技术成就(高频、特殊天文台表)和略显冒险风格的完整系列,完全值得爱好者的认可。如今,King Seiko 与 Grand Seiko 并肩复兴,为这场激动人心的对决注入了新的活力,令收藏家们欣喜不已。

King Seiko 收藏家指南

古董 King Seiko 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收藏这些腕表需要敏锐的眼光来识别最佳藏品并避免失望。这是一份专家指南,涵盖了最受追捧的型号、相对稀有度、需要核实的真伪要点、已知的机械弱点,以及市场上 2025 年的价格范围(美元和欧元的指示性数据)。附带一个总结关键信息的汇总表。

  • 最受追捧的型号:King Seiko “First” J14102 (1961) 位居榜首——这是一款真正的历史珍品,极其稀有,如果接近原装状态,可以拍出高价。其次是 King Seiko 45KS (1968-70),因其卓越的手动高频机芯而备受青睐;带有“Chronometer”表盘或处于全新状态的 экземпляры могут превышать 800 欧元/美元。King Seiko 5245/5246 Special (1971-73) 也很有价值,因为它们稀有且技术成熟——预计一枚状况良好的 Special Chronometer 价格在 1000 欧元/美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长期被低估的 Vanac 系列,其带有原始颜色的款式价值正在上涨(一款带有紫色表盘的金色 Vanac 型号价格可能接近 500 至 600 欧元/美元)。最后,某些特定型号,如 King Seiko Chronometer 5626-7040 (1970 年,在取消此标注前带有 Chronometer 字样),被视为“最后的 KS 天文台表”而受到追捧。
  • 稀有度: 总的来说,由于 King Seiko 仅在日本销售,其初始发行量有限。其中,最稀有的是 King Seiko First(可能只有几千枚)。44KS 和 45KS 稍微常见一些,但产量低于 56KS(后者是自动款,精工在 70 年代初生产了更多数量)。52KS Special Chronometers 相对稀有,因为它们仅生产了约 4 年。至于 Vanac,它们在 3 年内仅占 KS 总产量的一小部分——某些颜色/表带组合如今几乎从未见过。在当前的二手市场上,最常见的是 King Seiko 56KS(通常日期或星期功能有问题),其次是 45KS。First 和 Specials 通常通过专门的拍卖会或收藏家网络寻找。
  • 真伪——表盘和标记: 这是关键点。许多 King Seiko 都经过了“翻新表盘”或更换了不合规的零件。因此,必须了解原始特征。例如,1969 年后的 King Seiko 45KS 表盘不应带有“Officially Certified”字样;同样,1970 年后的 56KS 表盘不应显示“Chronometer”(因为精工根据新的瑞士规定停止了刻印)。因此,要警惕与序列号年份不一致的铭文。标志和时标必须正确镶贴且符合要求:在第二精工舍的 KS 上,表盘或底盖上应该有小的程式化闪电(⚡),而在诹访精工舍的 KS 上,表冠或机芯上可能出现漩涡(☼)。带有 8 角金星(18K)的“Special Dial”(SD)表盘或带有三角形 ⚠️ 的“Applied Dial”(AD)表盘是加分项,但要小心后来粘贴的假符号。表底盖必须带有 King Seiko 徽章(带皇冠的“KS”徽章)金牌,或者——对于一体式表壳——清晰的雕刻。丢失或光滑的徽章是手表被严重抛光或篡改的迹象。还要检查表冠签名:原装 KS 的表冠要么带有凸起的“Seiko”标志,要么带有“KS”符号。如果在 King Seiko 上看到带有“GS”签名的表冠,则可能是来自 Grand Seiko 的替换表冠(修复错误)。最后,指针必须与型号匹配:例如,45KS 配备带配重的多面太子妃式指针,而扁平或尺寸不符的指针则表明被替换过。
  • 机械弱点: 尽管质量上乘,一些 King Seiko 也有需要注意的弱点。最著名的是关于自动机芯 5626(King Seiko 56KS):其快速切换日期的机制由塑料制成,如果在转换期间(通常在晚上 9 点到凌晨 3 点之间)尝试设置日期,可能会损坏。许多老式 5626 都存在这个问题(日期不再跳转或卡住)。幸运的是,专业的钟表匠可以用等效零件替换(有时会用黄铜重新制造)。5246 机芯采用一体式结构,使维护更加复杂:确保手表的前垫圈完好,并且在维修后测试了防水性,否则汗水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渗入。手动 45KS 不喜欢剧烈震动:它们的高频率意味着震动可能会使精调杆失调。避免在进行剧烈体育活动时佩戴它们。最后,注意底盖徽章:它们粘在 44KS/45KS/56KS 上,如果手表受热(例如在抛光过程中),可能会脱落。保留原始徽章对价值至关重要,因此一些收藏家宁愿不过度抛光底盖以保持原始胶水完好无损。
  • 价格范围(2025): King Seiko 市场仍然比 Grand Seiko 更实惠,但价格正在上涨。入门级方面,状况尚可的自动 King Seiko 56KS(一些划痕,日历功能需要维修)交易价格约为 300-400 欧元(350-450 美元)。状况极佳、经过维修的 56KS 价格更接近 600 欧元(650 美元)。手动 King Seiko 45KS 的价格根据状况、徽章是否存在以及是否有稀有表盘,在 500 到 800 欧元(550-900 美元)之间波动。天文台认证或早期系列版本可以达到 1000 欧元(1100 美元)。King Seiko Special(5245/5246)通常超过 1000 欧元,如果保存特别完好并带有盒子/文件,则接近 1500 欧元(1200-1600 美元)。几乎找不到的 King Seiko “First” J14102 根据拍卖情况出售:有 экземпляры уходили примерно за 800-1000 欧元(900-1100 美元) в среднем состоянии,在完美状态下肯定更高。最后,长期以来价格低廉的 Vanac,交易价格在 400-500 欧元(450-550 美元)左右——一些 NOS 全新库存版本可能会以 700 欧元+ 的价格令人惊讶。总而言之,在 2025 年,用 600 欧元仍然可以买到一款非常漂亮的古董 King Seiko,而同等的 Grand Seiko 则需要两倍的价格。

主要 King Seiko 型号汇总表

型号 (年份)机芯频率特点2025 年估价
KS “First” J14102 (1961)手动 Cal. 54A, 25j18,000 次/小时无日期,表盘常为 SD (金质时标)
稀有,首款第二精工舍型号
€800–€1200 ($900–$1300)
King Seiko 44KS (1964–68)手动 Cal. 44A, 25j
(4402 带日期)
18,000 次/小时“设计文法”表壳,停秒
金质徽章底盖,有时为天文台认证
€400–€700 ($450–$800)
King Seiko 45KS (1968–70)手动 Cal. 4500/4502, 25j36,000 次/小时 (Hi-Beat)停秒,瞬跳日期 (4502)
“Hi-Beat”字样,第二精工舍闪电标志
€600–€900 ($650–$1000)
King Seiko 56KS (1968–75)自动 Cal. 5625/5626, 25j28,800 次/小时 (Hi-Beat)双语星期/日期,自动+手动上链
8 Hz 频率,诹访或第二精工舍标志
€300–€600 ($350–$650)
King Seiko 52KS Special (1971–75)自动 Cal. 5245/5246, 25j28,800 次/小时“Special”天文台认证,一体式表壳
星期/日期 (5246),高精度
€1000–€1500 ($1100–$1600)
King Seiko Vanac (1972–75)自动 Cal. 5626, 25j28,800 次/小时各种时髦风格 (彩色表盘, 多面切割表镜)
一体式钢制表带,仅限日本
€400–€600 ($450–$650)

结论

作为精工挑战瑞士制表大师时代的遗产,King Seiko 体现了计时精度与鲜明日本设计的巧妙结合。时而经典,时而运动,时而前卫,它们在 1961 年至 1975 年间在日本制表史上留下了印记。长期被其辉煌的姐妹 Grand Seiko 所掩盖,如今它们在对优质古董表的热情和精工策划的复兴推动下重回舞台中心。

对于眼光独到的收藏家来说,King Seiko 提供了拥有一枚精致而坚固、蕴含丰富技术内涵(高频机芯、无可挑剔的手工打磨)和在内敛与大胆之间摇摆的独特美学的乐趣。无论您是被 45KS “Hi-Beat” 的纯粹、Special Chronometer 的稀有,还是 Vanac 的迪斯科魅力所吸引,King Seiko 都将在您的收藏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将您与日本制表史上引人入胜的一章联系起来。简而言之,King Seiko 不再是昔日的“局外人”,而是重新被发现的时间女王,准备在见多识广的爱好者手腕上绽放光彩。

Valery
S’abonner
Notification pour
0 Commentaires
Le plus ancien
Le plus récent Le plus populaire
Commentaires en ligne
Afficher tous les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