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King Seiko 復古男裝腕錶指南及 2025 年價格:7 款價格飆升前必搶嘅傳奇錶款

King Seiko,日本鐘錶界嘅傳奇名字,即刻令人聯想到品質同精緻。呢個享負盛名嘅系列喺 1960 年代初推出,源於精工集團旗下兩間子公司——第二精工舍(Daini)同諏訪精工舍(Suwa)之間嘅友好競爭,雙方都力求打造出日本最精準、最優雅嘅腕錶。

面對諏訪精工舍聲名顯赫、定位為日本奢華頂峰嘅 Grand Seiko,King Seiko 係第二精工舍嘅回應,提供咗設計鮮明、機芯精密嘅高端作品。呢啲腕錶歷史上僅限於日本國內市場銷售,以卓越嘅製造品質著稱,喺價格同打磨上僅次於 Grand Seiko。

經歷咗 1960-1970 年代嘅輝煌時期後,King Seiko 隨住 1975 年嘅石英革命而消失。但令收藏家們驚訝嘅係,精工從 2020 年開始策劃咗一場真正嘅當代復興,透過受昔日經典啟發嘅現代表款,重現咗呢個寶貴遺產。

喺呢篇文章中,我哋將探討 King Seiko 腕錶嘅起源同歷史、佢嘅主要世代同技術創新,將佢同 Grand Seiko 進行比較,然後為希望購入呢啲長期以來喺日本境外鮮為人知嘅製錶瑰寶嘅資深收藏家提供一份實用指南。

King Seiko 的起源:背景與復興

1960 年初,精工決定喺高端市場與瑞士製錶業一較高下。為此,呢間製錶廠採取咗一種獨特嘅策略:讓旗下兩間子公司——諏訪精工舍(Suwa Seikosha)第二精工舍(Daini Seikosha)——喺競爭中共同發展,各自開發自己嘅尊貴腕錶。

第二精工舍工廠

因此,第一款 Grand Seiko(由諏訪精工舍生產)於 1960 年問世,緊接著喺 1961 年推出咗第一款 King Seiko(由第二精工舍生產)。King Seiko 從一開始就確立咗自己作為一個擁有鮮明風格嘅奢華腕錶系列,定位僅次於 Grand Seiko。

King Seiko 同 Grand Seiko 都追求計時精度同對細節嘅關注,同時展現出各自獨特嘅個性——通常喺設計上更大膽啲。呢種內部競爭刺激咗創新:第二精工舍同諏訪精工舍輪流改進機芯、調校同設計,令整個精工集團受益。例如,早喺 1968 年,呢兩個分支機構就分別為佢哋嘅旗艦型號 GS 同 KS 推出咗高頻 Hi-Beat 機芯(36,000 次/小時),同頂級嘅瑞士天文台錶競爭。

不幸嘅係,20 世紀 70 年代初石英技術嘅興起敲響咗機械 King Seiko 嘅喪鐘。1975 年,精工同時停止咗 King Seiko 同 Grand Seiko 嘅生產,轉而專注於石英腕錶(以 King Quartz、Grand Quartz 等名稱)。直到 1988 年,Grand Seiko 嘅名字先再次出現喺腕錶上,而 King Seiko 嘅重生則等待咗四十多年。2020 年,精工出人意料咁喺佢嘅 Prestige 系列中重新推出咗 King Seiko。呢啲當代型號——例如 2021 年限量復刻嘅 “KSK” 1965——重現咗標誌性元素(棱角分明嘅鏡面拋光錶殼、簡潔嘅錶盤、歷史悠久嘅 KS 標誌),並融入咗現代自動機芯。因此,喺當前嘅等級體系中,King Seiko 再次成為精工嘅高端產品線(低於獨立嘅 Grand Seiko 品牌),以其精緻嘅傳承吸引住愛好者。

King Seiko 的歷史世代

而家等我哋深入歷史,探索 King Seiko 嘅主要世代,每一個都標誌住技術同美學上嘅進步。由最初嘅手動上鏈 King Seiko 到 1970 年代奢華嘅 King Seiko Vanac,我哋將詳細介紹機芯、頻率、設計、生產時期同關鍵創新。

第一款 King Seiko(型號 J14102,1961 年)– 圖片來源:Catawiki

第一款 King Seiko (1961) – 手動上鏈先驅

第一款 King Seiko,型號 J14102,於 1961 年離開第二精工舍(Daini Seikosha)嘅工坊。佢係對前一年推出嘅諏訪精工舍(Suwa)Grand Seiko 嘅直接回應。由外觀上睇,呢款原始嘅 King Seiko 展現出一種簡潔而優雅嘅風格:約 35 毫米嘅鋼製錶殼,帶有經典嘅圓潤線條;銀色錶盤,配有精細嘅立體棒狀時標同拋光嘅太子妃式指針。

“King Seiko” 標誌驕傲咁裝飾喺錶盤上,象徵住精工新嘅皇家血統。錶殼內搭載嘅係 54A 手動上鏈機芯(25 鑽),振頻為 18,000 次/小時——呢種係傳統嘅頻率,提供約 45 小時嘅動力儲存。呢款無複雜功能(早期型號冇日期或中央秒針)嘅機芯以其堅固性同當時嘅精準度而聞名。一啲稀有款式喺錶盤上帶有一個小小嘅八角星符號,表示「特殊錶盤」(SD),表明時標由 18K 純金製成——呢個尊貴細節後來成為六十年代其他高端精工腕錶嘅標誌。

King Seiko J14102 生產數量有限,直至 1963 年停產,如今已十分稀有且備受追捧。佢代表咗 KS 冒險嘅起點同呢種理念嘅首次表達:與 Grand Seiko 並行,提供結合咗高計時精度同精心設計嘅腕錶,體現咗日本製錶技藝嘅精華。呢款初代 King Seiko 以當時嘅高價發售(係標準精工腕錶成本嘅數倍),證明咗精工進軍奢華機械錶領域嘅大膽嘗試。

King Seiko J14102 可喺 Catawiki 上搵到(探索稀有嘅復古珍品同激動人心嘅拍賣)

King Seiko 44KS (1964-1968) – “設計文法”時代

1964 年,第二精工舍推出咗一個重要嘅新世代:King Seiko 44KS。佢嘅名稱來源於佢搭載嘅 44A 機芯,呢個係對先前機芯嘅改進。呢款 44A 機芯仍然係手動上鏈,保持 18,000 次/小時嘅振頻,但喺某些型號上增加咗日曆功能(44-9990 無日期,而 44-2000 及後來嘅 44-8000 喺 3 點鐘位置集成咗日期顯示)。

1967 年嘅 King Seiko 44KS,展示咗經典嘅錶殼設計同小中央秒針 – 圖片來源:Catawiki

呢個世代最大嘅創新在於錶殼設計。喺設計師田中太郎嘅推動下,精工喺呢個時期正式確立咗佢著名嘅“設計文法”:一種由平面同捕捉光線嘅銳利角度構成嘅美學語言。

因此,King Seiko 44KS 採用咗帶有多面切割錶耳同銳利邊緣嘅錶殼,交替使用鏡面拋光同拉絲處理——呢種係與 50 年代腕錶嘅圓潤感形成鮮明對比嘅、絕對現代嘅風格。呢款約 36 毫米嘅錶殼,佢嘅旋入式底蓋上飾有金色嘅“KS”徽章,將成為 60 年代末 KS 同 GS 嘅標誌。

44KS 嘅錶盤配有寬闊嘅斜切時標同纖細嘅太子妃式指針,提供咗極佳嘅易讀性同簡潔嘅美感。某些版本帶有“Chronometer”字樣,呢個係喺日本獲得天文台認證後添加嘅,但精工喺 1966 年後迅速放棄咗喺錶盤上使用呢個名稱,以避免同瑞士標準混淆。

技術方面,手動 44A 機芯更顯精密:佢集成咗停秒功能(hacking)——喺當時很少見——允許喺調校時停止秒針以實現精確嘅時間設置。喺 4402-8000 型號上,日期係半瞬跳嘅。上鏈仍然係每日手動,因為精工此時尚未喺 KS 系列中引入自動上鏈。King Seiko 44KS 生產至 1968 年,以其可靠性同精準度享有極佳聲譽。佢亦標誌住 KS 風格嘅確立,其清晰嘅幾何形狀對同時代嘅 Grand Seiko “62GS” 同 “44GS” 產生咗深遠影響。

喺 Catawiki 上尋找你嘅 King Seiko 44KS(日本製錶設計嘅標誌,經常喺拍賣會上出現)

King Seiko 45KS (1968-1970) – 手動高頻

喺諏訪精工舍開發自動 Grand Seiko 嘅同時,第二精工舍於 1968 年推出咗 King Seiko 45KS。呢個新系列喺技術上邁出咗重要一步:佢嘅手動 45 (4500/4502) 機芯係 Hi-Beat 高頻機芯,振頻高達 36,000 次/小時,係早期 KS 頻率嘅兩倍。呢種高頻率——每秒 10 次振動——提供咗更好嘅走時穩定性,令 45KS 成為當時最精準嘅腕錶之一。無日期(4500-7000)同有日期(4502-7000)嘅型號仲通過快速日期切換裝置提供咗更簡便嘅調校。擁有 25 鑽嘅 4502A 機芯具備停秒功能同午夜瞬跳日期——呢個係一項機械壯舉,避免咗等待日曆緩慢滾動嘅麻煩。

喺美學上,45KS 沿用咗由 44KS 開創嘅棱角分明嘅“設計文法”風格錶殼,並對其進行咗進一步嘅精煉。36 毫米嘅鋼製錶殼,佢拋光嘅多面通過更銳利嘅邊緣得以凸顯。

錶盤通常為銀色太陽放射紋或偶爾帶有紋理(一啲被稱為“亞麻紋”嘅版本),展示住 KS Hi-Beat 標誌同設計工廠嘅小符號:一個程式化嘅閃電(第二精工舍嘅標誌)出現喺 45KS 型號上。背面則有金色嘅 King Seiko 徽章。45KS 喺 1968-69 年嘅首批樣品上有時帶有“Chronometer”字樣,但從 1970 年起,精工放棄咗對 King Seiko 嘅官方認證。喺生產方面,45KS 系列相對短暫:大約持續到 1970 年,因為精工已經喺準備推出高性能嘅自動機芯。

儘管如此,King Seiko 45KS 常被認為係手動系列嘅巔峰之作——憑藉其高度成熟嘅 45 高頻機芯(該機芯將作為最精準嘅 Grand Seiko V.F.A. 天文台錶嘅基礎)——並且因其可靠性同計時精度而成為收藏家們嘅珍品。

一枚 1971 年嘅 King Seiko 45KS Hi-Beat,配有罕見嘅紋理“亞麻”錶盤 – 圖片來源:Catawiki

喺 Catawiki 上尋找 King Seiko 45KS Hi-Beat(備受收藏家追捧嘅手動 Hi-Beat 錶款)

King Seiko 56KS (1968-1975) – 自動上鏈嘅到來

1968 年標誌住一個轉折點:精工首次為 King Seiko 系列配備咗自動機芯。開創呢個時代嘅係由諏訪精工舍生產嘅 56KS 機芯(5600 系列)。選擇諏訪精工舍嘅專業知識(此前更多咁與 Grand Seiko 相關聯)說明咗嚴格分工嘅結束:從此以後,兩間工廠合作並共享 KS 同 GS 嘅進展。自動 5626 機芯(28,800 次/小時,25 鑽,帶輔助手動上鏈同停秒功能)因此從 1968 年起為新嘅 King Seiko 提供動力。該機芯集成咗星期同日期顯示,可通過錶冠快速調校。然而,需要注意嘅係,日期變更唔再似 45KS 咁係瞬跳嘅,而係圍繞午夜漸進變化,呢個係一種更簡單嘅機制,但要求喺關鍵時間窗口內(以免損壞棘輪)唔好設置日期。

King Seiko 56KS 系列喺 1975 年前推出咗眾多型號(5625-7000、5626-7040 等),提供咗各種錶殼變體——從經典嘅圓形到 70 年代典型嘅“酒桶形”。基本設計忠於 KS 精神:精美嘅太陽放射紋錶盤,通常標有“KS Hi-Beat”(因為 28,800 次/小時嘅頻率喺精工被認為係高頻,儘管低於之前手動 KS 嘅 36,000 次/小時),立體多面時標,以及由閃電(或根據組裝工廠嘅唔同,由諏訪嘅漩渦)突顯嘅 KS 標誌。

錶殼保留咗一個金色徽章,而家喺某些型號上甚至由14K純金製成(呢個增加咗價值,但也令佢哋容易被盜或導致徽章脫落)。56KS 喺 1970 年前提供有或冇天文台認證嘅版本。此後,精工將其簡單咁作為標準嘅“Hi-Beat”出售,除咗一啲特別版(參見 52KS)。儘管表現出色,56KS 卻有一個收藏家熟知嘅弱點:快速切換日期星期嘅機制,其中包含尼龍部件,如果操作不當則易碎。因此,好多老式 56KS 嘅日曆部分由於操作失誤而部分損壞。然而,保養得當嘅 King Seiko 56KS 提供咗可靠、精確且非常適合佩戴嘅老式自動錶嘅魅力(相當扁平嘅約 37 毫米錶殼),結合咗 KS 世界嘅精華同諏訪精工舍嘅進步。

喺 Catawiki 上探索拍賣中嘅 King Seiko 56KS(首款自動 KS 錶款,不容錯過嘅良機)

King Seiko 52KS “Special” (1971-1975) – 終極天文台錶

與諏訪精工舍嘅 56KS 並行,第二精工舍分部並未停滯不前,而係開發咗自己系列嘅高性能自動機芯——52KS 家族。從 1970-71 年開始引入,5245(日期)同 5246(星期/日期)機芯裝備咗最後一 代被稱為 King Seiko “Special Chronometer” 嘅 King Seiko 腕錶。呢啲生產至 1975 年嘅腕錶代表咗 KS 精準度嘅頂峰。52 系列機芯係振頻為 28,800 次/小時嘅自動機芯,結構緊湊(直徑 25.6 毫米),集成咗停秒功能、雙語(英語/日語漢字)星期顯示(適用於 5246 型號)同手動調校功能。經過工廠更嚴格嘅調校,佢哋被非官方咁認證為至少等同於當時最好嘅 GS 腕錶(據說佢哋符合 Grand Seiko “Special” 嘅公差標準)。為咗體現呢個地位,早期樣品嘅錶盤上刻有 “Special” 或 “Officially Certified Chronometer” 字樣。然而,好快精工就不得不為出口市場移除 “Chronometer” 字樣(由於瑞士精密時計局嘅限制);後來嘅型號僅保留咗 “Special” 星星標誌同 KS 標誌。

一個標誌性嘅例子係 1971 年嘅 King Seiko Special 型號 5245-6000,佢可識別嘅特徵係佢嘅一體式錶殼(無獨立底蓋嘅一體式結構,需要先拆下錶圈同錶鏡才能從正面接觸機芯)。呢種一體式錶殼提高咗防水性能(減少咗進水點),但也意味住冇附加嘅圓形徽章:取而代之嘅係,底蓋上刻有銘文(名稱、型號、序列號)同一個小嘅凹陷 KS 標誌。正面,銀色錶盤展示咗精美嘅拋光時標同位於 6 點鐘上方嘅“KS Special Hi-Beat”字樣。呢啲 52KS 嘅產量相對有限:第二精工舍將其作為“尊貴系列”一直生產到最後,甚至推出咗限量鍍金版。如今,King Seiko Special 係最受追捧嘅錶款之一,因為佢哋將 KS 嘅魅力與卓越嘅精準度同相對嘅稀有性相結合。佢哋喺某種程度上象徵住石英時代來臨之際 King Seiko 嘅絕唱。

喺 Catawiki 上探索稀有嘅 King Seiko 52KS Special(KS 精準度嘅巔峰之作,收藏家嘅精選之品)

King Seiko Vanac (1972-1975) – 70 年代嘅時髦大膽

1972 年,當時尚變得色彩斑斕、幾何感十足時,精工喺 King Seiko 系列中推出咗一個獨創嘅子系列:KS Vanac。喺呢個異國情調嘅名字(佢確切來源仍然神秘,精工未給出官方解釋)下,我哋發現咗採用絕對“時尚”同前衛風格嘅 King Seiko。

棱角分明嘅錶殼,有時呈六邊形;一體式金屬錶鏈,與錶殼連成一體;像寶石一樣切割嘅多面錶鏡;尤其係色彩鮮豔、帶有大膽貼花嘅錶盤——Vanac 系列係 1970 年代設計嘅真正濃縮。技術上,大多數 Vanac 搭載嘅係諏訪精工舍嘅自動 5626 高頻星期/日期機芯(因此我哋又回到咗 56KS,證明咗佢久經考驗嘅可靠性)。然而,精工為某些 Vanac 配備咗特殊功能,例如塗漆或黑色勾邊嘅時標,以產生強烈嘅視覺效果。Vanac 面向日本市場,旨在吸引更年輕、更時尚嘅客戶群體,與“經典”KS 更為樸素嘅形象形成對比。

然而,佢哋喺質量方面仍然係真正嘅 King Seiko:鋼製錶殼,有時鍍金,防水 70 米,做工精細。

生產至 1975 年嘅 Vanac 係該系列停產前推出嘅最後一款機械 King Seiko。佢哋鮮明嘅“七十年代”外觀喺當時可能令人不解,銷量也相對有限。因此,如今佢哋相當稀有,尤其係喺狀況良好且所有原裝部件(一體式錶鏈、完好多面切割錶鏡——後者喺破損時常被替換為標準錶鏡)齊全嘅情況下。值得注意嘅 Vanac 包括帶有紫色、翠綠色或金色錶盤嘅版本,通常飾有圖案或彩虹色反光。

長期以來因其奢華而被純粹主義者所不屑,King Seiko Vanac 近來重新引起咗人們嘅興趣——乘住時髦復古風潮——並構成咗一個獨特嘅收藏品,融合咗 King Seiko 嘅品質同 70 年代嘅復古未來主義設計。

大膽嘗試 King Seiko Vanac,喺 Catawiki 上尋找錶款(獨特嘅 70 年代風格,有時會有意想不到嘅拍賣)

King Seiko vs Grand Seiko:兄弟對決

自誕生以來,King Seiko 同 Grand Seiko 就經常被攞嚟比較,被視為精工系列頂端嘅“競爭姐妹”。一個嘅設計理念同另一個相比如何?有邊啲顯著嘅技術或美學差異?如今愛好者們點樣看待佢哋?等我哋深入探討呢個比較。

約 1969 年嘅日本海報,展示咗 Grand Seiko(上)與 King Seiko(下)嘅對決 – 圖片來源:Plus9Time

設計理念: Grand Seiko (GS) 從一開始就被構想為精工技藝嘅終極展示——旨在與頂級瑞士天文台錶競爭嘅腕錶,喺精準度、打磨同優雅方面毫不妥協,並以高價出售。而 King Seiko (KS) 則遵循咗類似嘅質量方針,但帶有一絲挑戰者精神同大膽。人們常說 GS 體現咗日本嘅傳統同古典主義,而 KS 則允許喺設計上進行更多實驗,同時保持幾乎相當嘅性能水平。喺內部,諏訪精工舍同第二精工舍通過 GS 同 KS 展開咗健康嘅競爭,相互激勵創新。例如,當諏訪精工舍於 1968 年推出振頻為 36,000 次/小時嘅自動 Grand Seiko 61GS 時,第二精工舍立即推出咗振頻為 36,000 次/小時嘅手動 King Seiko 45KS。同樣,當 Grand Seiko 發布超精準嘅“V.F.A”(超精細調校)版本時,King Seiko 亦生產咗佢經過嚴格調校嘅“Special”天文台系列。總而言之,KS 同 GS 都追求卓越,只係 KS 喺品牌聲望方面略遜一籌。

機芯與複雜功能: 技術上,King Seiko 通常(有時會延遲幾個月)繼承咗與 Grand Seiko 相同嘅進步。喺 60 年代,GS 使用咗高精度嘅 3180 機芯,然後係 44GS(手動)同 62GS(自動)機芯。而 KS 則擁有相當嘅手動 44KS 同 45KS 機芯,以及自動 56KS 機芯,後者實際上係諏訪精工舍自動 61GS 嘅近親(兩者共享 5600 機芯基礎,但打磨同調校唔同)。

主要區別在於工廠嘅打磨同調校程度:傳統上,Grand Seiko 機芯喺稍多方位/溫度下進行調校,以達到更嚴格嘅走時公差。然而,一啲 KS “Special” 機芯嘅調校同樣精細(5245 Special 宣稱嘅精度可與 GS 相媲美)。喺複雜功能方面,KS 同 GS 都提供咗基本功能(快速日期切換、部分型號帶有星期/日期顯示、停秒功能)。值得注意嘅係,GS 早喺 1967 年就推出咗一款超精準嘅 GS 45 “機械石英” 型號(4580 V.F.A. 機芯,日差 ±2 秒)——呢個係 KS 未能直接匹敵嘅一項壯舉,後者仍停留喺 ±5 至 10 秒/日嘅“經典”高精度領域。

打磨與美學: Grand Seiko 一直強調極其簡潔、近乎樸素嘅美學,採用淺色錶盤、清晰銳利嘅 Zaratsu 拋光時標,且裝飾極少。King Seiko 喺保持簡潔嘅同時,有時會展現出更多獨創性:更頻繁咁使用紋理錶盤(“亞麻”圖案等)、略有唔同嘅時標或標誌(例如,頂部帶有閃電或星星嘅 KS 標誌),以及喺 Vanac 系列中,色彩同刻面嘅爆發。


喺錶殼方面,GS 同 KS 常常共享相同嘅設計語言(好多 60 年代後期嘅 KS 同 GS 從遠處睇好難區分,因為佢哋嘅棱角錶殼非常相似)。GS 或許喺細節上追求更精緻啲(某些錶殼嘅邊角更圓潤,或者例如 60 年代 GS 底蓋上鑲嵌嘅著名嘅純金獅子標誌,而 KS 則通常帶有鍍金嘅“KS”徽章)。總嘅嚟講,KS 嘅打磨,尤其係喺 Special 或 Chronometer 版本上,幾乎達到咗 GS 嘅水平——精工喺質量上毫不吝嗇,以彰顯 King Seiko 嘅名號。

感知價值與收藏: 當時喺日本,Grand Seiko 享有略高嘅聲望同更高嘅目錄價格(因此發行量較小)。King Seiko 係“第二梯隊”嘅尊貴系列,更易於獲得,呢反而令佢喺 60 年代國內市場上取得咗稍大嘅商業成功。如今,對於國際收藏家嚟講,Grand Seiko 嘅名字更為人所熟知同推崇(尤其係自 2017 年 GS 成為獨立品牌以來)。因此,古董 Grand Seiko 嘅價格通常遠高於佢 King Seiko 嘅同類產品,尤其係對於標誌性型號(如 Grand Seiko “First” 1960、“62GS” 自動款、“45GS VFA” 等)。

然而,近年嚟古董 King Seiko 嘅價值不斷攀升,因為愛好者們發現佢哋提供嘅計時質量同打磨幾乎與 GS 相當,但長期以來價格更低。簡而言之,精明嘅收藏家知道,購買 King Seiko 45KS 或 56KS 代表住與同一時期 Grand Seiko 相比極佳嘅性價比。就當前價值而言,保存完好嘅手動高頻 King Seiko 通常交易價格喺 500 至 800 歐元左右(而同等嘅 Grand Seiko 61GS 可能超過 1000 歐元)。然而,特殊或稀有嘅 KS 型號(First、Vanac、Special Chronometer)嘅價格呈上漲趨勢,部分趕上咗 GS。

總結呢場兄弟對決,可以說 King Seiko 同 Grand Seiko 追求住相同嘅目標——日本製錶業嘅卓越——只係走咗平行嘅道路。Grand Seiko 喺國際歷史上留下咗更深刻嘅印記,但 King Seiko 絕唔僅僅係“小妹妹”:佢係一個擁有自身技術成就(高頻、特殊天文台錶)同略顯冒險風格嘅完整系列,完全值得愛好者嘅認可。如今,King Seiko 與 Grand Seiko 並肩復興,為呢場激動人心嘅對決注入咗新嘅活力,令收藏家們欣喜不已。

King Seiko 收藏家指南

古董 King Seiko 越來越受到關注。但收藏呢啲腕錶需要敏锐嘅眼光嚟識別最佳藏品並避免失望。呢度係一份專家指南,涵蓋咗最受追捧嘅型號、相對稀有度、需要核實嘅真偽要點、已知嘅機械弱點,以及市場上 2025 年嘅價格範圍(美元同歐元嘅指示性數據)。附帶一個總結關鍵信息嘅匯總表。

  • 最受追捧嘅型號:King Seiko “First” J14102 (1961) 位居榜首——呢個係一款真正嘅歷史珍品,極其稀有,如果接近原裝狀態,可以拍出高價。其次係 King Seiko 45KS (1968-70),因其卓越嘅手動高頻機芯而備受青睞;帶有“Chronometer”錶盤或處於全新狀態嘅 экземпляры могут превышать 800 歐元/美元。King Seiko 5245/5246 Special (1971-73) 亦好有價值,因為佢哋稀有且技術成熟——預計一枚狀況良好嘅 Special Chronometer 價格喺 1000 歐元/美元左右。值得注意嘅係,長期被低估嘅 Vanac 系列,佢帶有原始顏色嘅款式價值正在上漲(一款帶有紫色錶盤嘅金色 Vanac 型號價格可能接近 500 至 600 歐元/美元)。最後,某些特定型號,如 King Seiko Chronometer 5626-7040 (1970 年,喺取消此標註前帶有 Chronometer 字樣),被視為“最後嘅 KS 天文台錶”而受到追捧。
  • 稀有度: 總嘅嚟講,由於 King Seiko 僅喺日本銷售,佢初始發行量有限。其中,最稀有嘅係 King Seiko First(可能只有幾千枚)。44KS 同 45KS 稍微常見啲,但產量低於 56KS(後者係自動款,精工喺 70 年代初生產咗更多數量)。52KS Special Chronometers 相對稀有,因為佢哋僅生產咗約 4 年。至於 Vanac,佢哋喺 3 年內僅佔 KS 總產量嘅一小部分——某些顏色/錶帶組合如今幾乎從未見過。喺當前嘅二手市場上,最常見嘅係 King Seiko 56KS(通常日期或星期功能有問題),其次係 45KS。First 同 Specials 通常通過專門嘅拍賣會或收藏家網絡尋找。
  • 真偽——錶盤同標記: 呢個係關鍵點。好多 King Seiko 都經過咗“翻新錶盤”或更換咗唔合規嘅零件。因此,必須了解原始特徵。例如,1969 年後嘅 King Seiko 45KS 錶盤唔應該帶有“Officially Certified”字樣;同樣,1970 年後嘅 56KS 錶盤唔應該顯示“Chronometer”(因為精工根據新嘅瑞士規定停止咗刻印)。因此,要警惕與序列號年份唔一致嘅銘文。標誌同時標必須正確鑲貼且符合要求:喺第二精工舍嘅 KS 上,錶盤或底蓋上應該有小嘅程式化閃電(⚡),而喺諏訪精工舍嘅 KS 上,錶冠或機芯上可能出現漩渦(☼)。帶有 8 角金星(18K)嘅“Special Dial”(SD)錶盤或帶有三角形 ⚠️ 嘅“Applied Dial”(AD)錶盤係加分項,但要小心後來粘貼嘅假符號。錶底蓋必須帶有 King Seiko 徽章(帶皇冠嘅“KS”徽章)金牌,或者——對於一體式錶殼——清晰嘅雕刻。丟失或光滑嘅徽章係手錶被嚴重拋光或篡改嘅跡象。仲要檢查錶冠簽名:原裝 KS 嘅錶冠要么帶有凸起嘅“Seiko”標誌,要么帶有“KS”符號。如果喺 King Seiko 上睇到帶有“GS”簽名嘅錶冠,則可能係來自 Grand Seiko 嘅替換錶冠(修復錯誤)。最後,指針必須與型號匹配:例如,45KS 配備帶配重嘅多面太子妃式指針,而扁平或尺寸唔符嘅指針則表明被替換過。
  • 機械弱點: 儘管質量上乘,一啲 King Seiko 亦有需要注意嘅弱點。最著名嘅係關於自動機芯 5626(King Seiko 56KS):佢快速切換日期嘅機制由塑料製成,如果喺轉換期間(通常喺晚上 9 點到凌晨 3 點之間)嘗試設置日期,可能會損壞。好多老式 5626 都存在呢個問題(日期唔再跳轉或卡住)。幸運嘅係,專業嘅鐘錶匠可以用等效零件替換(有時會用黃銅重新製造)。5246 機芯採用一體式結構,令維護更加複雜:確保手錶嘅前墊圈完好,並且喺維修後測試咗防水性,否則汗水可能會隨著時間嘅推移滲入。手動 45KS 唔鍾意劇烈震動:佢哋嘅高頻率意味住震動可能會令精調杆失調。避免喺進行劇烈體育活動時佩戴佢哋。最後,注意底蓋徽章:佢哋粘喺 44KS/45KS/56KS 上,如果手錶受熱(例如喺拋光過程中),可能會脫落。保留原始徽章對價值至關重要,因此一啲收藏家寧願唔過度拋光底蓋以保持原始膠水完好無損。
  • 價格範圍(2025): King Seiko 市場仍然比 Grand Seiko 更實惠,但價格正在上漲。入門級方面,狀況尚可嘅自動 King Seiko 56KS(一啲劃痕,日曆功能需要維修)交易價格約為 300-400 歐元(350-450 美元)。狀況極佳、經過維修嘅 56KS 價格更接近 600 歐元(650 美元)。手動 King Seiko 45KS 嘅價格根據狀況、徽章是否存在以及是否有稀有錶盤,喺 500 到 800 歐元(550-900 美元)之間波動。天文台認證或早期系列版本可以達到 1000 歐元(1100 美元)。King Seiko Special(5245/5246)通常超過 1000 歐元,如果保存特別完好並帶有盒子/文件,則接近 1500 歐元(1200-1600 美元)。幾乎搵唔到嘅 King Seiko “First” J14102 根據拍賣情況出售:有 экземпляры уходили примерно за 800-1000 歐元(900-1100 美元) в среднем состоянии,喺完美狀態下肯定更高。最後,長期以來價格低廉嘅 Vanac,交易價格喺 400-500 歐元(450-550 美元)左右——一啲 NOS 全新庫存版本可能會以 700 歐元+ 嘅價格令人驚訝。總而言之,喺 2025 年,用 600 歐元仍然可以買到一款非常靚嘅古董 King Seiko,而同等嘅 Grand Seiko 則需要兩倍嘅價格。

主要 King Seiko 型號匯總表

型號 (年份)機芯頻率特點2025 年估價
KS “First” J14102 (1961)手動 Cal. 54A, 25j18,000 次/小時無日期,錶盤常為 SD (金質時標)
稀有,首款第二精工舍型號
€800–€1200 ($900–$1300)
King Seiko 44KS (1964–68)手動 Cal. 44A, 25j
(4402 帶日期)
18,000 次/小時“設計文法”錶殼,停秒
金質徽章底蓋,有時為天文台認證
€400–€700 ($450–$800)
King Seiko 45KS (1968–70)手動 Cal. 4500/4502, 25j36,000 次/小時 (Hi-Beat)停秒,瞬跳日期 (4502)
“Hi-Beat”字樣,第二精工舍閃電標誌
€600–€900 ($650–$1000)
King Seiko 56KS (1968–75)自動 Cal. 5625/5626, 25j28,800 次/小時 (Hi-Beat)雙語星期/日期,自動+手動上鏈
8 Hz 頻率,諏訪或第二精工舍標誌
€300–€600 ($350–$650)
King Seiko 52KS Special (1971–75)自動 Cal. 5245/5246, 25j28,800 次/小時“Special”天文台認證,一體式錶殼
星期/日期 (5246),高精度
€1000–€1500 ($1100–$1600)
King Seiko Vanac (1972–75)自動 Cal. 5626, 25j28,800 次/小時各種時髦風格 (彩色錶盤, 多面切割錶鏡)
一體式鋼製錶帶,僅限日本
€400–€600 ($450–$650)

結論

作為精工挑戰瑞士製錶大師時代嘅遺產,King Seiko 體現咗計時精度與鮮明日本設計嘅巧妙結合。時而經典,時而運動,時而前衛,佢哋喺 1961 年至 1975 年間喺日本製錶史上留下咗印記。長期被佢輝煌嘅姐妹 Grand Seiko 所掩蓋,如今佢哋喺對優質古董錶嘅熱情同精工策劃嘅復興推動下重回舞台中心。

對於眼光獨到嘅收藏家嚟講,King Seiko 提供咗擁有一枚精緻而堅固、蘊含豐富技術內涵(高頻機芯、無可挑剔嘅手工打磨)同喺內斂與大膽之間搖擺嘅獨特美學嘅樂趣。無論你係被 45KS “Hi-Beat” 嘅純粹、Special Chronometer 嘅稀有,定係 Vanac 嘅迪斯科魅力所吸引,King Seiko 都將喺你嘅收藏中佔據一席之地——同時將你與日本製錶史上引人入勝嘅一章聯繫起嚟。簡而言之,King Seiko 唔再係昔日嘅“局外人”,而係重新被發現嘅時間女王,準備喺見多識廣嘅愛好者手腕上綻放光彩。

Valery
S’abonner
Notification pour
0 Commentaires
Le plus ancien
Le plus récent Le plus populaire
Commentaires en ligne
Afficher tous les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