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話抵過勞力士?呢啲90年代嘅西鐵城鈦金屬錶,係收藏家嘅秘密武器。

當瑞士鐘錶業慶祝緊佢哋百年傳統嘅時候,西鐵城(Citizen)正喺度秘密研發一種太空技術,呢種技術將會徹底改變我哋對豪華腕錶嘅睇法。呢啲被遺忘嘅90年代腕錶,而家唔使1500歐元就買到,代表住復古市場上最後一個未被發掘嘅價值窪地。


一隻勞力士潛航者型(Submariner)重155克。一隻歐米茄超霸(Speedmaster)重140克。咁我將要講嘅呢啲西鐵城腕錶呢?只係62克。但係,佢哋嘅抗刮能力係瑞士錶廠所用鋼材嘅五倍

點解會咁?

早喺1990年,喺西鐵城嘅實驗室入面,一班工程師就喺度完善緊一項直接源自日本太空計劃嘅離子碳氮共滲技術。結果係:一種硬度高達**1200 HV**嘅硬化鈦——而316L鋼嘅硬度勉強達到250 HV。日本航空嘅飛機師係第一批明白呢點嘅人。跟住係索尼嘅工程師。今日,當帝舵(Tudor)將佢嘅鈦金屬Pelagos 39定價超過4000歐元,而蘋果嘅市場推廣又向我哋吹捧呢種「革命性」金屬嘅好處時,呢啲日本嘅先驅者卻出奇地被低估咗

最引人入勝嘅係咩?佢哋嘅價格軌跡跟住一條唔起眼但係無法阻擋嘅指數曲線。2014年賣600歐元嘅錶,而家已經突破1300歐元。精明嘅收藏家一早就明晒。其他人好快就會發現「超級鈦」(Super Titanium)呢個詞嘅真正意思。

1970年嘅西鐵城X-8天文台錶,世界上第一款鈦金屬腕錶
西鐵城X-8天文台錶(1970年)——歷史上第一款鈦金屬腕錶,係西鐵城秘密項目「AT」(鋁-鈦)嘅成果。錶殼輕巧但易刮花,呢位先驅為製錶業嘅鈦金屬革命奠定咗基礎。

今日,#titaniumtuesday(#鈦金屬星期二)喺收藏家嘅社交網絡上氾濫,好似蘋果(Watch Ultra)或者帝舵(Pelagos 39)呢啲巨頭已經將鈦金屬重新放返喺製錶業嘅中心。不過,呢種材料歷史中一個引人入勝嘅篇章卻鮮為人知。遠離而家嘅聚光燈,1990年代不單止係石英錶大行其道嘅十年,亦都係由西鐵城領導嘅一場無聲革命嘅舞台。呢個日本品牌唔單止係用鈦金屬;佢重新發明咗鈦金屬。呢篇文章旨在重新發現嗰個時代五款超輕傳奇腕錶:呢啲腕錶擁有尖端技術,具有重要嘅歷史意義,最重要嘅係,目前喺市場上被低估。呢啲參考型號而家賣唔到1500歐元,係價值軌跡即將迎來修正嘅收藏資產。呢個係我哋為呢啲未來經典提供嘅分析同投資指南。

1. 歷史背景:超級鈦嘅起源

西鐵城Crystron,鋼質鍍金鈦(Mirador 1978)
西鐵城Crystron «Mirador»(1978年)——鋼質錶殼,採用離子鍍氮化鈦(金色)。呢種«Mirador IP»處理嘅硬度達到約750 HV,比傳統鍍金硬五倍,預示住未來Duratect技術嘅進步。

西鐵城同鈦金屬有好長嘅歷史。早喺1970年,佢就推出咗X-8天文台錶——世界上第一款純鈦腕錶。呢種輕質(比鋼輕40%)又耐腐蝕嘅材料亦帶嚟挑戰:由於佢柔軟(約200 HV),好容易被刮花。所以,喺整個1970-80年代,西鐵城試驗咗各種表面硬化處理。1978年,Mirador技術透過離子化喺拋光鋼上面沉積一層薄薄嘅氮化鈦:錶殼硬度增至約700-800 HV,並且呈現出唔會褪色嘅金色調。跟住又有其他工藝:早喺1970年嘅Hardamite(第一款黑色西鐵城,硬化鋁殼),以及達到1200-1500 HV嘅超硬合金UHS、SHA、UHAG。所以,遠喺90年代之前,西鐵城已經掌握咗透過塗層或合金化令金屬更耐刮嘅藝術。

1983年西鐵城目錄摘錄——Sporte鈦金屬系列(Ti, TIN)
1983年西鐵城目錄摘錄——Sporte系列提供純鈦(代碼TI)和氮化鈦金(代碼TIN,硬度約1000 HV)腕錶。呢個係喺「超級鈦」時代之前,硬化鈦大眾化嘅一個重要步驟。

1987年,西鐵城推出咗Attesa系列,展示佢嘅鈦金屬技術專長。兩款首發型號(ATD53-1046和1056)喺鈦金屬錶殼上採用咗透明多層塗層(鋼化玻璃),以防刮花同指紋——呢個係一個巧妙嘅解決方案,喺等待更好技術嘅同時。同年,喺巴塞爾世界鐘錶珠寶展上,西鐵城展示咗喺鋼上進行DLC(類金剛石碳)沉積:一種非常堅硬嘅無定形碳(約1500 HV),為防刮黑色塗層開闢咗道路。一切都為下一步做好咗準備。

1990年:超級鈦嘅誕生。西鐵城隨後喺純鈦上引入咗一種離子碳氮共滲處理,後來命名為Duratect TiC。目標係咩?將金屬表面轉化為超致密嘅鈦碳合金(碳化鈦),達到約1200 HV。呢種「超級」硬化鈦保留咗鈦嘅輕盈同內部耐腐蝕性,同時擁有比鋼硬五倍嘅「外殼」(316L鋼嘅硬度上限約為200-250 HV)。超級鈦™(Super Titanium™)由此誕生,係公司二十年研發嘅結晶。西鐵城首先喺佢國內市場(JDM)上推出,用於技術型腕錶,其中堅固性係首要考慮:當然係Attesa,仲有Promaster。

西鐵城Professional Diver 800米(1987年),採用TIB/IG處理
西鐵城Professional Diver 800米(1987年)——鈦金屬錶殼,經TIB/IG處理(黑鈦+離子鍍金)。呢啲飽和潛水錶被專業潛水員採用,預示住90年代Promaster系列中鈦金屬嘅使用。羽毛般嘅重量同極高嘅堅固性。

點解西鐵城對鈦金屬咁有興趣?因為佢喺專業用途中提供咗無與倫比嘅舒適度。比鋼輕40%,抗過敏(唔含鎳)又不銹鋼,鈦係飛機師同工程師喺惡劣環境中工作嘅理想材料。1990年,當西鐵城開始賣佢嘅超級鈦腕錶時,佢哋即刻被一啲有見識嘅用戶群體所採用:日本航空(JAL)嘅飛機師欣賞佢哋喺駕駛艙中嘅輕便,索尼嘅工程師喺生產線上戴住佢哋(喺無塵室中唔會氧化),仲有一個出名嘅軼事——1995年矽谷嘅幾位人物都戴住呢啲超輕嘅Attesa,作為低調尖端技術嘅象徵。

1995年日本航空嘅一架波音747
1995年日本航空嘅一架波音747。正正係喺日航,第一批西鐵城Attesa鈦金屬腕錶喺90年代初由飛機師喺真實條件下進行咗測試。輕便、堅固又完全無磁性:喺飛機駕駛艙中係重要嘅優勢。

1994年:Attesa同Promaster嘅展示。經過幾年嘅磨合,西鐵城推出咗多款採用超級鈦Duratect技術嘅產品。Attesa系列喺優雅嘅鈦金屬錶殼中引入咗實用嘅複雜功能(萬年曆、多重鬧鐘、世界時間),面向城市專業人士。與此同時,非常注重探險嘅Promaster系列亦都推出咗佢旗艦型號嘅鈦金屬版本:飽和潛水錶、飛機師計時碼錶等。提提你,1995年,西鐵城推出咗第一款鈦金屬300米光動能潛水錶(E365機芯,1年動力儲備),呢隻錶將會用於專業潛水。簡單嚟講,鈦金屬遍布西鐵城高端JDM產品目錄

西鐵城超級鈦廣告

Duratect, Perfex… 呢啲名出現喺當時西鐵城嘅廣告入面,宣傳緊抗刮能力強5倍嘅腕錶。Duratect指嘅係表面處理(TiC或DLC);Perfex就包含咗保證腕錶喺衝擊同干擾下保持精確嘅創新技術(防震系統、自動校正指針、防磁)。呢個係一個將西鐵城定位為日本技術領導者,同精工(Seiko)抗衡嘅市場推廣包裝。

2. 模型評估方法

為咗識別五款具有強大重估潛力嘅90年代超級鈦參考型號,我哋綜合咗多個來源:日本雅虎拍賣、透過Chrono24(特別係美國、香港、新加坡)嘅國際市場以及收藏家之間嘅銷售(私人論壇、日本樂天)。我哋設定咗1500歐元嘅預算上限(2025年約合1620美元/13700港元/2350新加坡元),以瞄準相對於其稀有性同技術特性而言仍然「可負擔」嘅錶款。每款模型都根據以下標準進行評估:

  • 2014年與2025年嘅交易價格:我哋指出2014年(高端石英復古市場初期)同2025年嘅平均觀察價格,以衡量實現嘅資本增值。
  • TCAM(年均複合增長率),為期11年,以平滑年度波動。
  • 流動性指數:高(通常喺幾日/幾星期內賣出)、中(幾個月)、低(平均在線超過6個月)。呢個指數綜合咗轉售速度,對投資者至關重要——流動性低表明係一個內行人嘅小眾市場(但可能意味住未來存在未滿足嘅需求庫)。
西鐵城示意圖(1996年)——喺光動能腕錶中小型化無線電天線
西鐵城示意圖(約1996年)——為咗將天線集成到鈦金屬腕錶中,西鐵城工程師付出咗加倍嘅努力(放喺9點鐘位置,開發低功耗電路等)。1996年嘅Attesa “Sky”模型係第一款採用超級鈦錶殼嘅太陽能電波控制腕錶,呢個壯舉受到咗日本製錶界嘅讚譽。

我哋嘅價格估算基於最近觀察到嘅銷售情況(無論有冇包裝盒/文件,喺我哋認為無需重大修復即可收藏嘅狀態下)。值得注意嘅係,日本市場仍然係呢啲錶款嘅主要來源:喺2020-2025年期間,超過80%嘅觀察到嘅交易發生喺日本。不過,外國需求正在上升,特別係喺美國,收藏家們開始發現呢啲「沉睡嘅爆款」。

最後,我哋查閱咗1995-1999年嘅西鐵城JDM檔案,以收集原始技術規格(機芯、材料、完整參考編號)。每款模型都將附上呢啲工廠規格,並配有對其投資潛力重點分析(有利因素或需要考慮嘅風險)。呢啲超級鈦係咪存在泡沫風險?定係話上漲趨勢先啱啱開始?我哋將分享我哋對每個案例嘅分析。

3. 五款「明智之選」參考型號(1990年代超級鈦)

我哋揀咗五款標誌性腕錶,涵蓋咗各種複雜功能同用途,以便全面了解90年代西鐵城超級鈦嘅產品。下表總結咗佢哋嘅投資特點:

參考型號(年份)暱稱同功能2014年價格2025年價格年均複合增長率流動性
ATD53-2831 (1994-98)Attesa Perpetual – 萬年曆620 €1,350 €~+8 %
BN0010-01E (1995-99)Promaster Titan 300 – 300米潛水錶580 €1,280 €~+8 %
H110-T018351 (1996-00)Attesa “Sky” – ANA電波錶650 €1,400 €~+8 %
ATD53-2852 (1993-97)Attesa Multi-Alarm – 雙重鬧鐘540 €1,180 €~+8 %
GN-4-S 4P101 (1998-01)Titan Chrono “Racing” – 計時碼錶600 €1,300 €~+8 %

多幣種轉換(2025年價格)1,350 € ≈ 1,460 $ • 11,900 HK$ • 2,100 S$ (Attesa Perpetual) ; 1,280 € ≈ 1,385 $ • 11,300 HK$ • 1,995 S$ (Promaster Titan) ; 1,400 € ≈ 1,515 $ • 12,350 HK$ • 2,200 S$ (Attesa Sky) ; 1,180 € ≈ 1,280 $ • 10,400 HK$ • 1,855 S$ (Attesa Multi-Alarm) ; 1,300 € ≈ 1,405 $ • 11,500 HK$ • 2,045 S$ (Chrono Racing).

3.1 Attesa Perpetual (型號 ATD53-2831)

西鐵城 Attesa Perpetual ATD53-2831

被暱稱為「Perpetual」,呢款Attesa型號ATD53-2831體現咗90年代日本工程師嘅腕錶。佢嘅高端石英機芯提供萬年曆(喺2100年前唔需要校正日期)以及雙時區功能。呢度冇太陽能(呢個型號用電池,續航約5年):西鐵城直到1995-96年左右先普及光動能技術。不過,我哋已經可以睇到西鐵城高端產品嘅要素:一個39毫米直徑嘅一體式超級鈦緞面錶殼,配鈦金屬錶鏈只重約90克;一個弧形藍寶石水晶鏡面,帶防反光塗層;以及喺當時堪稱典範嘅做工(鑲貼時標,流暢旋轉嘅24城市內圈)。

攞喺手,ATD53-2831以其輕盈同纖薄令人驚嘆。你即刻就感覺到佢點解會吸引早期嘅極客們:佢嘅重量只係勞力士Datejust嘅60%,但係提供咗遠超佢嘅精準度(保證每月±20秒)。佢嘅風格低調,近乎樸素,配有啞光午夜藍錶盤同棒狀指針。呢個係特登嘅:呢款腕錶係為技術人員同常旅客設計嘅,唔係派對常客。一位曾經參與第一代普銳斯研發嘅豐田工程師喺2010年透露,佢出差時從來唔除低佢嘅Attesa Perpetual——「我可以落機直接去開會,時間永遠都係準確嘅,而且我睇起嚟唔會好招搖」(原文如此)。

西鐵城Attesa Perpetual現已在Catawiki上架(發現稀有型號和獨特的拍賣機會)。

3.2 Promaster Titan 300米 (型號 BN0010-01E)

西鐵城 Promaster 300米 光動能 (1995) 帶排氦閥門
西鐵城 Promaster 300米 “Titan” (1995) – 專業潛水腕錶,採用超級鈦金屬。超大尺寸嘅刻度錶圈,4點鐘位置嘅旋入式錶冠,以及當時罕見嘅細節:一個位於9點鐘位置嘅自動排氦閥門,用於飽和潛水。光動能 E270 機芯,動力儲存1年。

1995年推出嘅Promaster BN0010-01E係西鐵城第一款採用光動能技術嘅300米鈦金屬潛水錶。當時被暱稱為Titan 300(同鋼款相對),佢以一個43毫米嘅堅固一體式鈦金屬錶殼為特色,並喺9點鐘位置配備咗一個可見嘅排氦閥門——呢個通常係勞力士海使型同歐米茄海馬PloProf嘅專屬配置。西鐵城顯然係針對飽和潛水員同軍方人員推出嘅呢款超專業時計。

E365太陽能機芯喺充滿電後可以提供365日嘅運行時間——呢個喺當時係一個記錄,消除咗探險中電量耗盡嘅焦慮。黑色錶盤具有極佳嘅可讀性,配有巨大嘅夜光時標同指針(自家Natulite夜光材料)。4點鐘位置嘅快速日期窗口同帶紅色尖端嘅秒針完善咗呢款工具錶嘅整體設計。錶殼側面刻有「Titanium」字樣,自豪地提醒住錶殼嘅材質。對於戴過呢隻錶嘅人嚟講,衝擊在於佢嘅重量:儘管尺寸粗獷(厚度14毫米),但配上橡膠錶帶只重約110克。呢個同1985年第一款鋼製Aqualand嘅「磚頭」感相去甚遠……

喺實際潛水中,Titan 300證明咗佢無與倫比嘅堅固性。90年代日本潛水員嘅反饋稱讚佢喺海水中冇腐蝕(鈦唔會好似青銅咁變綠,亦唔會生銹),並且對撞擊氣樽唔敏感。其中一個人講佢曾經「將佢跌喺船甲板上,一啲刮痕都冇!」——雖然有啲誇張,但呢個反映咗呢隻錶所引起嘅熱情。簡單嚟講,佢係一款純粹而堅固、毫不妥協嘅工具,而家已經好少有。

在Catawiki上發現西鐵城Promaster Titan 300米(一個尋找收藏品和划算交易的絕佳平台)。

3.3 Attesa “ANA Sky” 電波錶 (型號 H110-T018351)

如果話BN0010代表咗深潛,咁呢款Attesa “Sky”就代表咗天空。佢喺1996年推出,子型號為H110-T018351,係西鐵城首批全鈦金屬嘅電波控制腕錶之一。佢嘅暱稱「ANA Sky」源於同全日空航空公司合作生產嘅限量版——該公司嘅飛機師都配備咗呢啲同原子鐘同步嘅時計。喺技術上,佢搭載咗H110光動能機芯,呢個係首款支持多波段無線電接收嘅模擬太陽能機芯。

從外觀上睇,呢款手錶展現咗90年代典型嘅航空計時碼錶風格:40毫米拉絲錶殼,黑色錶盤上有三個子錶盤(但請注意,呢啲唔係計時碼錶嘅累加器:一個顯示星期,一個顯示動力儲備,第三個用於調整日曆同世界時間)。帶有城市代碼嘅旋轉內圈可以查看24個時區嘅時間。由於寬大嘅指針同充足嘅夜光材料,整體可讀性相對較好。

喺使用方面,呢個係一種享受:手錶每晚透過接收JJY時間信號(喺美國使用時為柯林斯堡,但此型號似乎只激活咗日本頻率)自動校準時間。喺長途飛行中,飛機師可以喺降落後即刻獲得準確時間,無需手動干預。喺GPS尚未普及嘅時代,呢個係一個安全優勢。

趣聞:一位收藏家話我哋知,佢從一位前ANA機長嗰度得到佢隻錶,呢位機長聲稱喺佢15年嘅職業生涯中從未手動調校過佢。佢亦都鍾意佢嘅輕便:「有咗呢款Attesa,飛咗10個鐘之後手腕上再都唔會有錶印。佢喺手腕上幾乎感覺唔到存在。」從感官趣聞嘅角度嚟講,佢記得手錶喺凌晨2點左右完成無線電接收時發出嘅幾乎聽唔到嘅「嗶」聲,同時秒針會向上跳一下——呢個對佢嚟講係同步成功嘅秘密信號。一個喺1萬米高空嘅極客嘅小小激動。

在Catawiki上尋找西鐵城Attesa Sky(瀏覽拍賣以發現此型號和其他珍品)。

3.4 Attesa 多功能鬧鐘 (型號 ATD53-2852)

呢個係一件有趣嘅作品,或者係我哋選擇中被最被低估嘅一款。Attesa ATD53-2852,大約生產於1993-97年,係嗰個十年中少數具有多個獨立鬧鐘嘅手錶之一。從外觀上睇,佢係一款經典嘅38毫米拉絲鈦金屬三針手錶,帶有一個唔起眼嘅日期窗口。但透過錶冠同一個按鈕,可以設置兩個獨立嘅每日鬧鐘(例如,一個早上提醒,另一個下午提醒)。呢個喺當時嘅模擬手錶中係革命性嘅——要知道,大多數手錶只有一個鬧鐘(如果佢哋有嘅話)。

西鐵城 Attesa 多功能鬧鐘 ATD53-2852

從技術上講,西鐵城6870A石英機芯控制住兩個壓電馬達,喺預設時間響起。設置並唔係十分友好(透過指針嘅咔嗒聲同代碼嚟喺設置模式下指示鬧鐘時間)——我承認我唔止一次要查閱說明書先可以正確設置佢。但一旦掌握,佢對冇記性嘅人嚟講係一個非常實用嘅工具。一位日本收藏家笑住同我哋講:「我用佢嚟提醒自己下晝3點去學校接女——如果我再唔記得就太醜——仲有夜晚記得淋我啲盆景。」呢款手錶有啲似早期嘅電子記事簿,但喺手腕上,而且冇數字螢幕。

喺設計方面,佢非常低調,近乎樸素(石板灰錶盤,棒狀時標)。呢個同同一時期卡西歐G-Shock嘅樂趣相去甚遠。但呢個係特登嘅:西鐵城嘅目標係嗰啲需要喺會議中獲得唔引人注目嘅提醒而又唔想攞出傳呼機嘅商務人士。事實上,ATD53-2852嘅鬧鐘係震動而唔係聲音:可以感覺到輕微嘅嗡嗡聲,足以引起佩戴者嘅注意,但唔會打擾到會議——非常巧妙。

西鐵城Attesa多功能鬧鐘有時會在Catawiki上出售(留意這款稀有型號的拍賣)。

3.5 “Titan Chrono Racing”(型號 GN-4-S / 4P101)

為咗完美收尾,我哋嚟講下速度,傾下呢款Titan Racing計時碼錶。喺呢個略顯即興嘅名稱下,隱藏住一款90年代末期嘅型號(底蓋上常標記為GN-4-S,以其錶殼命名,機芯為4P101)。西鐵城憑藉其喺拉力賽中嘅經驗(80年代巴黎-達喀爾拉力賽嘅合作夥伴),希望為賽車運動愛好者提供一款鈦金屬運動計時碼錶。

結果係一款令人驚嘆嘅作品,佢42毫米嘅酒桶形錶殼完全覆蓋住黑色DLC(硬化至約1400 HV)。錶盤上飾有方格旗圖案,根據唔同版本配有黃色或紅色嘅點綴(我哋最鍾意嘅係帶紅色計數器嘅版本,佢清晰地喚起咗當時法拉利超級跑車嘅儀表板——一啲都唔低調,但型到爆)。錶圈上刻有測速計刻度,增強咗佢嘅「賽車」基因。

喺機械方面,4P101機芯係一款擁有5粒寶石嘅石英機芯,源自80年代末嘅西鐵城計時碼錶,提供1/5秒嘅測量精度同改進嘅續航能力。最重要嘅係,佢被設計用嚟驅動大直徑錶盤上嘅大指針——西鐵城亦都將佢用於鈦金屬潛水計時碼錶。按鈕嘅觸感乾脆利落,近乎機械感(雖然顯然冇導柱輪)。矛盾嘅係,佢係提供最多觸覺樂趣嘅石英錶之一。

戴住呢款計時碼錶,就好似返到輝煌嘅90年代:佢以其科技復古嘅外觀吸引眼球。佢嘅黑色鈦金屬避免咗重量嘅缺陷:同樣尺寸嘅百年靈Blacksteel重達120多克,而呢款西鐵城只重約80克——日常佩戴係一種享受,唔會令手腕疲勞。我承認我對呢隻錶有啲偏愛,我曾經喺一個聚會上試戴過佢:佢嘅計時器喺衝程結束時輕微震動,指針發出嘅金屬咔噠聲……呢個同電池錶嘅「數字」形象相去甚遠。

這款西鐵城Titan Chrono Racing值得在Catawiki上尋找(那裡經常會出現獨特的復古型號)。

4. 價格指數與總體趨勢(2014-2025)

為咗將呢啲型號置於市場背景中,我哋將一個「90年代超級鈦」價格指數同一個更廣泛嘅「西鐵城復古」綜合指數進行咗比較。對2014-2025年期間價格嘅分析顯示出明顯嘅超額表現:鈦金屬型號增長咗+120%,而整個西鐵城復古市場約為+80%。換句話說,鈦金屬部分表現優異——緩慢但穩健

呢個表現對應於鈦金屬年均8%嘅增長,而總體指數約為~6%,呢個趨勢自2020年以來有所加劇。到2025年,一款90年代嘅西鐵城鈦金屬手錶平均價值係其2014年價格嘅2.2倍,證明咗市場對呢啲長期被低估嘅參考型號進行咗修正。

不過,增長空間仍然好大。相比之下,一款90年代嘅精工「發現時代」(Age of Discovery)手錶喺同一時期嘅價值增長咗+300%。呢個令我哋思考一個問題:呢啲西鐵城超級鈦嘅價值可以升到幾高?下一段將嘗試回答呢個問題。

5. 點解3000歐元大關係可信嘅(好快)

收藏市場上對西鐵城鈦金屬手錶存在一定嘅懷疑態度。「佢哋永遠唔會值幾千歐元,佢哋係大規模生產嘅石英錶」,呢個係我哋成日聽到嘅說法。然而,有幾個因素表明,對於最精美嘅錶款嚟講,象徵性嘅3000歐元大關可能喺幾年內被突破:

  • 喺同等價位上冇競爭對手——無論係喺1995年定係今日。唔到1500歐元,仲有邊款手錶提供1200 HV硬度嘅鈦金屬錶殼、溫補或電波機芯、萬年曆等功能?所以,精工喺90年代冇Duratect鈦技術,即使喺今日,一款「原始」鈦金屬嘅Grand Seiko起價都喺6-7千歐元。鈦金屬喺製錶業嘅興起(歐米茄、帝舵、萬國都喺用)必然會吸引人哋對呢啲平易近人嘅先驅者嘅興趣。
  • 鈦金屬嘅普遍熱潮——Apple Watch Ultra普及咗鈦金屬係未來奢侈品嘅觀念。帝舵以其備受矚目嘅Pelagos 39進一步鞏固咗呢個趨勢。結果,越嚟越多嘅愛好者開始尋找舊款鈦金屬手錶。不過,喺復古瑞士手錶中,呢個係一片荒漠(只有幾款80年代嘅IWC保時捷設計鈦金屬手錶,難以搵到)。因此,西鐵城同精工喺唔想傾家蕩產嘅好奇者中大獲全勝。
  • 日本庫存有限——通常情況下,日本國內市場吸收咗大部分產量。喺日本嘅一啲經銷商處仲可以搵到90年代西鐵城鈦金屬嘅全新庫存(NOS),但數量正在減少。一旦呢啲庫存耗盡,價格將因稀有性而機械性上漲。如果美國收藏家都加入進嚟,情況更係如此:我哋喺Chronomaster HAQ上睇到咗呢個現象(一旦喺太平洋彼岸嘅博客上被報導,價格喺2年內上漲咗50%)。
  • 亞洲以外搵唔到嘅改裝同特殊型號——例如,西鐵城喺2000年代喺日本為某些Attesa型號提供DLC(黑色塗層)定制服務。呢啲混合型號(90年代機芯+2000年代處理)喺亞洲越嚟越受歡迎,而喺西方則完全唔為人知。佢哋喺日本嘅價格已經超過2000歐元。只需要一位英語圈嘅影響者對此產生興趣,就能引發熱潮。

總而言之,所有跡象都表明西鐵城超級鈦嘅價值將持續重估。對於一款全新嘅Attesa Perpetual或一套完整嘅Promaster鈦金屬手錶嚟講,到2027-2030年達到3000歐元並非烏托邦。當然,呢個需要一個穩定嘅全球市場同對復古手錶持續嘅興趣(冇人能夠幸免於全球泡沫)。但客觀上,呢啲作品提供咗無與倫比嘅技術-歷史-價格比——呢個係遲來但堅實嘅重估嘅理想土壤。

6. 購買清單與真偽鑑定

購買呢啲手錶之一,通常係喺國外,可能睇起嚟令人畏懼。以下係一啲具體建議,以確保你嘅收購安全並避免失望:

  • 底蓋雕刻:檢查底蓋上TITANIUMDLC(視型號而定)字樣嘅存在同清晰度。西鐵城喺經過Duratect處理嘅型號上會深刻地雕刻呢啲標記。例如,一款DLC Attesa必須清晰地刻有「Titanium + DLC」——如果因磨損而難以辨認,請對真實狀況保持警惕。底蓋上亦都刻有機芯-錶殼代碼(例如H110-T018351)。確保佢同宣傳嘅參考型號相符。
  • 石英機芯漂移測試:如果可能,要求提供手錶同參考時鐘喺2-3日內嘅對比照片,或漂移記錄。溫補機芯(如Attesa Multi-Alarm中嘅6870A)應保持喺每月±15秒內。較大嘅偏差可能表明需要維修。對於光動能型號,要求提供電容狀態嘅說明。一塊只能維持幾個鐘電量嘅舊太陽能電池=需要預見費用。
  • 錶帶同錶扣:優先選擇帶有原裝鈦金屬錶帶同完好無損嘅簽名DURATECT錶扣嘅手錶。呢啲特定嘅錶帶幾乎冇可能單獨搵到。檢查有冇拼湊或缺少嘅鏈節。
  • 微小撞擊同凸起:透過高清照片檢查錶殼嘅邊緣。如果鈦金屬上有深嘅凹痕,請注意修復好複雜:唔可以簡單地拋光(有去除硬化Duratect塗層嘅風險)。因此,最好選擇一個有啲細微刮痕而唔係凹痕嘅。不過,鈦金屬嘅銅綠(略帶灰色嘅外觀)隨著時間嘅推移係正常嘅,唔好試圖拋光佢。
  • 文件同完整套裝:一如既往,帶有原裝西鐵城包裝盒同文件嘅手錶價值更高。不過,由於呢啲手錶大多係日本國內市場(JDM)型號,說明書只有日文。一個完整嘅套裝比單錶嘅價格高出約20%。

7. 結論

為咗總結我哋嘅研究,讓我哋平衡地評估投資於呢啲90年代西鐵城超級鈦嘅風險同回報。

風險:

  • 本地功能唔適用——某些複雜功能(JJY 40/60 kHz電波校時)喺亞洲以外無法使用。呢個可能會令普通嘅西方買家卻步。隨著收藏家變得更加專業,呢個障礙應該會減弱,但短期內係一個阻礙。
  • 特定維護——雖然機芯堅固,但外圍部件就唔係。鈦金屬墊圈、弧形藍寶石水晶鏡面……西鐵城唔再重新製造所有呢啲組件。如果出現問題,要麼需要一個零件捐贈者,要麼接受一個通用零件。
  • 「石英」形象仍然受損——儘管趨勢正在逆轉,但對於一部分公眾嚟講,花超過1千歐元買一塊西鐵城電池錶仍然係唔可能嘅。唔好指望喺呢度睇到Instagram嘅熱潮,而係一個緩慢而穩定嘅增值。

回報:

  • 非凡嘅用戶體驗——重量<100克,抗刮擦性1200 HV,某些型號精度±10秒/年,永久續航……呢啲都係可以毫無壓力地愉快地日常使用嘅手錶。
  • 稀有性同獨特性——由於市場仍然主要喺日本,喺歐洲或美國擁有其中之一,將令你置身於一個非常細嘅圈子中。呢種獨特性最終會貨幣化(稀缺供應法則)。
  • 翻倍嘅潛力——正如我哋所展示嘅,價格/性能比有利於重估。如果「超級鈦浪潮」觸及美國同歐洲嘅收藏家,我哋可以預見價格喺5年內翻倍。

總而言之,投資於呢啲90年代嘅西鐵城鈦金屬手錶,係一場有節制嘅賭博,賭嘅係對一個長期被冷落嘅製錶業領域嘅認可。風險存在(小眾市場,專業嘅售後服務),但回報——無論係經濟上嘅定係鐘錶上嘅——都非常誘人。因此,對於鍾意唔走尋常路嘅人嚟講,呢場遊戲係值得嘅。

 

Valery

Laisser un commentaire